【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009'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学者系列访谈
  作者:设计·中国 /文 综合报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4 | 点击数:3950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访谈

 

杭间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辞海》编辑委员会美术分科主编,《中国美术百科全书》设计分科主编。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曾任《装饰》杂志主编,中商盛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任艺术总监;1996年独立策划《中国现代绘画展》在德国曼海默、路德维希港市展出;1999年12月-2003年7月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2002年8月-9月为香港大学研究生堂驻堂艺术家;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由李嘉诚基金会邀请借调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2005年8月回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任汕头大学顾问;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任美国康乃尔大学绘画与建筑规划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5月被浙江工商大学聘为艺术设计学院名誉院长;2008年7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出版著作有《原乡•设计》、《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中国工艺美学史》、《中国传统工艺》、《中国设计史》、《中国当代设计人类学初论》、《手艺的思想》、《新具象艺术》、《艺术向度》、《身体的智慧--中国当代油画十年精神景观》、《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蝉声:一九九零年的记忆》(诗集)等;主编有《中国著名设计师学术访谈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视觉革命丛书》、《现代艺术辞典》、《服饰英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清华艺术讲堂》、《装饰的艺术》、《陈叔亮文集》等,《最新美术名词与技巧辞典》总策划和中文本审订。曾获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良师益友”奖;第十届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著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十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轻工业部“全国优秀教材青年奖”;《光明日报》“我与父亲”散文征文二等奖;《消费时报》“轻骑杯”小说征文一等奖;任《装饰》杂志主编期间,《装饰》杂志获199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首届中国期刊奖”及“第二届全国百家社科重点期刊”称号。

  关于传统手工艺方面的观点:
  2001年出版了个人著作《手艺的思想》,这本书在汇集其过去十年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涵盖了其所经历的“手艺人的后代”、“手艺在现代衰落的见证人”、“手艺未来生存发展的寻路人”这三种饱含不同情感的角色体验;2002年10月以本人传统手工艺研究为主线的纪录片《远去了的手艺》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2003年策划八集文化纪录片《留住手艺》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他认为,现代的产品设计无法取代人对手工制品的需要,从人的历史看,人和手工制品的关系远比他和机械、电子产品的关系更长久。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回到过去,而是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数千年来体质没有根本变化的现代人,对与人类发展如影相随的手工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切和需要,在我们的身体与现代文明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手”的意义也不断被重新发现,这是“手工艺”的存在和发展价值所在。

 

  记 者:您多次参加关于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研讨会,作为长期关注传统手工艺发展和保护的专家,您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有什么看法?

  杭 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保护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如何发展与保护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却只停留在一个感性的认识上,没有对它进行系统地完整地研究,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走。我看到,最近几年政府开始加大了投入,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就开展得比较火热,但是也引发了一些忧虑,就是这个钱怎么用,怎么样能够真正起到保护我们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作用,而不是像有些地方政府十分热衷于大搞文化创意产业来体现政绩,非常盲目和极端,这样是不可取的。就像柳树发芽一样,它需要一个好的生存环境,然后慢慢去适应,才能一点点成长,所以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保护在中国来说目前还是不够的,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民间艺术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以及经济生活在原动力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和保护,才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对传统民艺的所作所为,才会是有效的。所以只有全社会重视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系统,中国的民间艺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记 者:手工艺品根植于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您觉得手工艺人是如何看待自身所借用的文化或传统?

  杭 间:手工艺人对于自身所借用的文化或传统还是没有充分的认识,因为我自己就是手艺人出身,在读大学以前,我是在地毯厂里面工作,据我了解,手工艺人其实从内心来说都是很自卑的,这个和艺术家的地位完全不一样。普遍的手工艺人都是注重传统的技艺,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还是没有过多的了解,只知道是祖辈这样传承下来的,所以当他们遇到现代文化冲击的时候,看到年轻人做出更多时尚的手工艺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盲目地去模仿,放弃了自身的文化和传统,还不够了解自己所做的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提升民间手工艺人的地位,让他们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手工艺文化。因为传统手工艺在文化上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是从人类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这都是中国原型的、本土的,而且是接近中国文化的。

  记 者:“手艺创造财富”这个论题谈到手工艺人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您认为当前社会的消费者对于手工艺人及工艺品的认识是什么,消费者对手工艺品的需求有哪些?

  杭 间:现在的消费者对于手工艺品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他们盲目地拔高了手工艺品的市场价值,过分地追求手工艺品的市场价值,某些天价手工艺品都是片面看待手工艺的真正价值,属于商品化的民间艺术品,基本脱离了民俗的血缘关系,失去挚爱率真的民俗土壤而仅仅变为旅游消费品,这对民间美术的本体发展可能有某种破坏作用,也会以格调低下而毁坏民间美术的声誉。可是,商品经济的趋势又无法抗拒,艺术商品化对民间艺人和地方文化馆都有不同程度的诱惑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部门、地方文化馆的明智和远见卓识者,能够因势利导,使其不单纯为金钱所支配,想必可能避免对民间美术更大范围地破坏,或有可能促其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不应忽视保护、鼓励民俗性的民间工艺品的制作与创造,以发挥其独特的民俗审美功能。

  消费者对于工艺品的需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就是手工艺品在日常使用中发挥的作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现在人们更需要精神生活的满足,比如人们张贴年画不仅仅是为了去祈福、盼望丰收、梦想发财,而更多的是去达到愉悦身心的作用,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记 者:手工艺人是手工艺品的创作主体,但是现在拥有绝活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传统手工艺市场日渐缩小,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提升民众对手工艺人的认识?

  杭 间:首先,各地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提升民众对于手工艺人的认识,加强手工艺人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要把手工艺人放在与艺术家同样重要的地位。纵观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今天的民间艺术的发展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这样,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另一方面要提升传统手工艺人的自由创作环境。过去媒体做了许多误导社会对民间认识的事情,把一些所谓的绝技当作民间艺术的主体来炫耀,现在全社会对于传统手工艺认识的加深,我们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肯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出现。

  记 者:您曾经策划过关于传统手工艺人的纪录片《远去了的手艺》和《留住手艺》,通过您对手工艺人的了解,目前手工艺人对于自己制造的手工艺品有何评价?

  杭 间:我记得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工艺的功用最大,它通过手、脑合力工作,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它是人类职业中最古老、最神圣的教育方法之一。所以手工艺品作为一种文化,无论是代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都体现人类的情感、智慧和创造精神。我之所以能跟中央台十套的《人物》栏目合作,是因为他们的想法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都认为民间艺术首先是生活,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美术。我采访过一位皮影艺人,他对自己的手艺没有办法再继续传下去十分着急,但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现在绝大多数人茶余饭后都在看电视,有谁还去关注皮影呢?真正关注民间艺术的群体还是那些民间艺术的创作者本人,我也是手工艺人出身,经历过从皮影到电影的社会发展,所以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些手工艺人心中的忧患。

  记 者: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在工业化社会,传统手工艺必然要发展、蜕变,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手工艺经历了一个难得的复兴期,那么,您认为传统手工艺在当下如何推陈出新才能重新与时代潮流相汇合,如何获得“再生”?

  杭 间:这里谈到的是创新问题。我认为能够还原传统手工艺的本来面目就是很不错的,任何形式的“创新”,从现在来看都具有先天的局限性。我的直观印象是,只有原汁原味的才好,想去创新反而不行,老祖宗那些东西几千年传下来,如果修养各方面达不到,改来改去只能非驴非马。我曾经写过一本《手艺的思想》,当时就提出一个观点,手艺只有进入思想的层面才有价值,它本身在现代化体系面前一路溃败,过去是农耕社会,现在就连中国农村也逐渐要走现代农业的道路。如果要继承传统的东西,肯定要把传统的记忆和思想抽离出来,使之对未来设计和生活有益。

  记 者:您如何看待目前评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标准?除评定出各级工艺美术大师外,对大师的保护也同样重要,您认为在保护工艺美术大师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杭 间: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各省各市都组织过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活动。目前来看,评定工艺美术大师的标准还有很多不规范之处,比如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主管部门及民间社会团体近几年在评审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行内的各种投诉信、“告状信”,对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结果表示质疑。隐藏在工艺美术行业背后的种种“乱象”逐渐浮出水面。“工艺美术大师”证书满天飞,这都与经济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必然会导致社会丧失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认同感。工艺美术大师的保护,简单地说,是工艺美术大师的技艺如何保存的问题,我认为对他们的保护应该是创造性的保护,怎么才是创造性的保护呢?首先我们需要提升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民间艺术不是古董,只有将民间艺术放到创作未来文化的源泉这个层面上,我们才能真的爱民艺,才能由此出发去进行创造性的保护。

  记 者:您觉得“手艺创造财富——2009’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有何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杭 间:此次会议对于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一起探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保护,国内外专家互相借鉴民间艺术的发展经验,通过这个契机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保护,形成全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科学认识。关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问题,我们已经谈了这么多年,确实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加强探讨,这次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来做这个活动,意义深远。我觉得通过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这些角度介入形成的文化产业,对于完善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起到杠杆的作用,可以撬动中国向文化和经济这两个比较大的领域去发展。(整理人:许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设计·中国 2009-09

上一条: ·韩万峰:记录羌族文化变迁的足迹
下一条: ·“中国记忆”保留文化基因
   相关链接
·[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董捷玉]都市语境下的手工艺传承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刁统菊 骆晨茜]传统手工艺与当代传承
·[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吴昉]变与不变:传统手工艺的媒材转化与融合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徐艺乙]柳宗悦的思想及其他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钟福民]作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微观生态的手艺人家庭研究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