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贵州傩戏的空间转换
人们的绝大多数生活是如常的,在人们需要进入某一种情景时,比如说与神性交往的时候,就会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把如常的生活空间进行转换,以达到一定的情景和实现一定的目的。贵州傩戏在演出前先是确定一定的境域,使这个平常性的境域发生某种变化,并使这个境域与众不同,与周围的境域不同。在贵州三种傩戏的这种境域的确证方式是不一样的。
这在撮泰吉傩戏中是在山野的空地中四角竖起四根竿子,并且竿子上有一个颜色不同的灯笼。这是一种四方的象征,四个不同色的灯笼就直接象征四方的性质。在这个四方之内,就是具有神性的空间,而四根竿子正好是神性境域与一般境域的分界线。这样,撮泰吉傩戏就实现了第一步的神性空间的转换。
在傩堂戏中,其空间是在这户人家的堂屋里。傩堂戏一般是以户为名义来举行的,即某户人家来办理这事,不像撮泰吉的演出是群体性的,即为以村为名义的,故傩堂戏的演出空间只能表示户的公众性,而不表示群体的公众性,所以,傩堂戏就只会在这家人的堂屋里确证它的演出空间境域,而不会到别处去。户的堂屋,就是一户人家的“公共空间”。傩堂戏的神性空间的标示不是如搓泰吉那样是范围式的,而是坐标式的,即在堂屋的中轴线上端,建立一个象征性的“三清殿”这个“三清殿”又分三个殿,左边是“灵官殿”,右边是“元帅府”,中间为“华山宫”。也有将三个殿称之为“玉皇殿”、“王母殿”、“老君殿”的。其下还有神案桌和神案桌上供着傩公和傩母的木雕神像,神案桌下,供着地傩小山及其妻子丫角娘子的木雕头像。这中轴线上的层次分明的象征物,最高的是“玉皇殿”,最下层的是地傩小山,中间的是傩公和傩母。这实际上神、人、鬼三界的象征。
仅有这样的象征还不足以表证傩坛的神性空间,在空间的两侧,还悬挂着“三清图”、“功曹图”、“东岳图”、“南岳图”、“王灵官图”、“马元帅图”、“师坛图”等各色画轴,以象征此坛神性空间的历史性。于此,还要在右边,专门设一个师坛位供奉,这也是表证此坛神性空间的历史性的。
有了这些表证,傩堂戏的神性空间才被确定,才使得一般的堂屋实现了向神性的堂屋转换的第一步。
地戏的神性空间的表证是比较简单的,但它也是中轴式的,即把地戏面具箱抬到村中的场地中时,面具箱落地的地方,一般就是这个神性空间的中轴线的上端。这个中轴线的一定范围内,就是未来神性空间的范围了。这个神性空间的表证也是以村的群体为名义的,所以它的空间也是以村为单位的公众性的。应该说,地戏的实现神性空间的表证和转换的第一步是比较简单的,其空间的神性意味也是较为弱的。
表证了这些个不同的神性境域之后,只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了它的境域,其真正神性的赋予是要通过仪式来完成的。
在如常的空间中表证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建立神性空间的第一步,主要的功能是把这个空间从如常的空间中分离出来,但不能确立此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神性空间。要确立某种意义上的神性空间,还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是仪式给予了这个被隔离出来的空间予神性。我们在前面看到了贵州三种傩戏中建立神性空间的仪式。撮泰吉傩戏是通过祭祀天、地、山神来实现演出境域的神性的,傩堂戏是通过傩坛中的一系列有独立意义的傩祭仪式来实现演出境域的神性的,军傩地戏是通过面具戏箱的开箱仪式来实现演出境域的神性的。在这样一系列的仪式之后,被从如常的生活空间中隔离出来的这些个空间,就不是我们理解上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空间了,而是我们看不见的许多神灵可以自由活动场所,而人在其中活动是有许多禁忌的场所了。
经过这些仪式之后,三种演出空间的神性才被真正建立起来。
由于这三种傩戏所依存的神灵是不一样的,这样被神性化了的神性空间,其神性质也是不一样的。撮泰吉傩戏的神性空间属于自然神性浓厚的神性空间,傩堂戏的神性空间属于民间宗教人文神性的神性空间,军傩地戏的神性空间属于世俗人文神性的神性空间。
这样的不同性质的神性空间,自然其演出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它直接影响到其傩戏和傩戏演出的基本性质,但可惜它不是这篇文章的论述话题。
完成了这种从日常的生活空间向神性空间的转换,一般意义而言,演出就可以开始了,但这种神性空间的转换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这种神性场所的演出,并不是如常生活状态中的人就可以进场演出的,它还需要非常状态中的人来演出。如何把演出者从如常的状态向非常状态的转换,以符合演出场所的神性,这三种傩戏演出都使用了面具。
面具在贵州是一个表现非常丰富的文化现象,民族民间中有许多方面都在使用面具,比如民族民间的许多祭祀的活动,以及一些民俗性质的活动中,都会有大量的面具出现。在这三种傩戏中出现的面具,自然亦是贵州面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撮泰吉傩戏中,在祭天、地、山神完成后,回到拿个神性空间中就可以进行演出了,而演出的时候,每个参加演出的“演员”,脸上都要戴上一个面具,并且不同形状的面具代表不同的角色。而这个面具是在头一年的演出后,藏在一个山洞里的,取出来演出前也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动用去年藏在山洞里的面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