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吴秋林]仪式与傩戏的神性空间
  作者:吴秋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2 | 点击数:22307
 


  “三清殿”内侧以及堂屋左右的墙壁上,悬挂着“三清图”、“功曹图”、“东岳图”、“南岳图”、“王灵官图”、“马元帅图”、“师坛图”等各色画轴,俗称“案子”。案子”的多少因傩坛而异,少者四五轴,多者20余轴,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清图”和“师坛图”。
  “三清图”是绘在纸上的三轴彩画,每轴画上绘着一位主神和若干较小的神。三位主神是谁,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一说是孔夫子、李老君、释迦佛。除了三位主神外,“三清图”上还画有一百余位神只,各个傩坛供奉的神只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玉皇大帝、南极仙翁、北极紫微、三元将军、五岳大帝、五明皇后、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炳灵侯王、真武祖师、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三元盘古、三桥王母、了愿仙官、追魂帝君、赵公明、张天师、王灵官、马元帅、十殿阎君、十二花园姐妹,以及雷公、风伯、左簿、右判、五猖、十圣等、这些神只有的属道教系统,有的属佛教系统, 有的属巫教系统。“师坛图”是历代祖师的神位图,上面绘有赵侯圣主傩公大法老师、三十六代天师、行兵祖师、度关王母、三曹将军、引兵土地、统兵圣母、翻坛小三和五猖等神只的画像,除此之外,还详细写着本傩坛历代祖师的传承表。

  比如德江土老师张金辽的师坛图:

  茅山启教:刘元兴、刘元生、刘应乾、刘应榜、刘应弟
  梅山启教:张法娘、谭法娘、苏法娘、熊法娘
  前代师祖:冉法胜、田法胜、朱法灵、何法道、蔡法通、熊法胜、罗法高、李法清、赵法灵、王法真、赵法兴、张法开
  正坛师祖:鲁法清、鲁法高、李法旺、安法兴、刘法旺、罗法开
  天祭师祖:杨法道、赵应开、赵应玄、黄法胜、杨法开
  师  公:张法灵
  传度师:张法旺
  接法师兄:张法灵
  引进师兄:罗运举
  同坛师兄:张法清
  刹铧顶坳:张法全、石法胜
  师  兄:张法杨(稳坪镇人)
  随坛师兄:张法杨(龙泉乡人)
  传度师:张法清
  父师:黎法清

  以上傩堂神案布置,适用于绝大多数法事,在举行某些特殊的法事时,还需在傩堂中放置另外一些物品。
  有了这些布置,傩堂戏才在这家人的堂屋里展开了傩堂戏的可以进一步神化的场域,在经过一定仪式之后,这个空间就是一个神性空间,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空间了。以屯堡人为主的军傩地戏神性空间的建立地点是在村子里的空地上。这个场域没有特定的要求,空间上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象征性事物,即这个空间的神性主要是在其仪式中建立的。其时间也基本上是在白天。其演出的性质基本不是酬神,而主要是娱人,但是一种神性戏的娱乐人,而不是一种人性戏的娱乐人。
  在举行任何的神性事物时建立神性空间,这是人与神交流的基本形式,只有在这样象征性境域内,人与神的交流才可能展开,这在以上的三种傩戏中是如此,在其他的人神交流情景中也是如此。比如在一系列的信仰祭祀和丧葬仪式中就是如此,它们也是要建立一定的象征性神性空间后,才能展开它的一系列的仪式过程。
  在以上的三种傩戏的神性空间的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中,都有不同的表现,撮泰吉的场域最自然质朴,神秘色彩浓厚;傩堂戏的空间场域象征性强烈,最具有人文精神;地戏的空间场域最随意,基本上没有依托场域而生发的神性情景。
  像这样的场域在类似的傩戏还有一定的表现,但这三种傩戏的场域基本能代表贵州傩戏的场域性质了。在傩戏演出前,人们“制造”了这样的场域和场域关系,就要进一步地举行一定的仪式,以完成它的神性赋予。只有这样,这个场域才会成为一真正的神性空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郑志明]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
下一条: ·[梁永佳]作为本土知识的仪式空间:以大理喜洲为例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
·[宋汶阳]传统村落中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林安宁]傩戏共同体研究的缺席与归位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