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中梅]质疑卜释
  作者:陈中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2 | 点击数:19005
 


 
  在史诗里,质疑卜释固然是少数重要人物 的个人行为,但他们的做法却不是孤立的,有着我们所不应忽略的群众基础。换言之,他们的质疑不一定必然是个人的胆大妄为,不一定是民众所深痛恶绝的大逆不道。质疑是可行的,是可以当众表白的,远非不能为公众所理解,更不会受到唾骂。欧鲁马科斯严厉驳斥哈利塞耳塞斯卜释的做法没有引起阿开亚人(此处指伊萨卡人)的公愤,连忒勒马科斯也没有针对他的卜释观进行反驳。伊萨卡公众似乎并不十分相信哈利塞耳塞斯当年的预卜,起码是淡忘了那个事件,否则我们将很难解释这位老英雄为什么会觉得有必要对他们温故知新,旧事重提,重复20年前作过的卜释。老英雄的重复是有必要的。有理由相信伊萨卡人确实不再对当年的那件事情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使得他们不倾向于坚信奥德修斯能够返乡,惩罚求婚人的倒行逆施。另一位老人门托耳责怪他们忘记了奥德修斯的亲情与和善,面对求婚人的恶行,在民众大会上静坐不语,一言不发,“不用话语驳斥”,“尽管他们人少,你们人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就在于伊萨卡民众趋于淡漠的信兆意识。起码,在他们心目中,哈利塞耳塞斯的卜释不具备不可逆转的可兑现性,不能“保证”奥德修斯会如期归返,为他们痛斥求婚人的恶行(假如他们愿意这么做的话)和由此引起的对抗提供安全保障。

  有趣的是,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特洛伊前线,发生在阿开亚军中。战前,阿开亚联军在奥利斯集结。其时,宙斯遣送一个兆象,而依据卡尔卡斯对它的卜释,阿开亚人将在第十年攻克伊利昂。卜师的释言准确,战争确实将如期结束,以阿开亚人的获胜告终。阿开亚人在特洛伊苦战九年,战争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按理说只要再作最后的坚持,他们便可夺取胜利,然后返航回家。然而,他们对战事的理解却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战争不是即将结束,而是难以定测它的终期,胜利不是即将获得,而是难以预期它的归属。卡尔卡斯当年的卜释,要么被基本忘却,要么只是存留淡漠的印象。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虽然他们还依稀记得卜释的内容,但已倾向于认为预言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对胜利不再抱有希望。让人不敢恭维的是,阿伽门农居然对此一无所知。他不仅没有想到有必要激励将士,督劝他们苦战,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凭借突发的奇想办事,宣布撤兵返航,以此来试探他们的士气。结果可想而知。阿开亚人一窝蜂似地涌向岸边的海船,急于启航回家,“动手将船底的挡塞搬开”。阿伽门农佯装的失败情绪远比卡尔卡斯当年的预卜更有说服力,更能调动士兵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做那种与获胜无关的事情,准备拱手让出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情况紧急,千钧一发。关键时刻,奥德修斯挺身而出,要求大家留下来继续战斗,以便亲眼见证卜释的正确。鉴于阿开亚人已淡忘或不再坚信卡尔卡斯的释言,奥德修斯不厌其烦,对大家详细描述了当年宙斯致送的兆象,并以直接引语的方式复述了卜师的预言。听过奥德修斯的鼓动后,阿开亚人方才仿佛温故知新,复又记起当年发生的事情,于是纵情欢呼,赞同奥德修斯的讲话。

  阿开亚军勇们的“健忘”,肯定给当时在场的老英雄留下了印象。为了使他们坚定信念,老人回顾了出征前宙斯致送的另一个兆象。那一天(ēmati),宙斯点头答应,并把闪电打在“我们的右边上方(epidexi),显示吉祥的兆示”(enaisima sēmata phainōn)。应该说,宙斯的兆示是明确的,但阿开亚人显然不是那么确信,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了当时的情景,以至于使奈斯托耳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记取兆象所示的吉利(enaisima),战斗到底,“谁也不许急于返航回家,和一个特洛伊人的妻子睡觉”。阿开亚人不是有意冒犯神灵,但他们对卜释的应验性缺少长效的热情,不能做到常时间地坚定信仰,因此需要“有识之士”及时予以点拨,予以旧事重提和作出更多或更明晰的解释,恐怕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阿开亚人信兆热情的弱减,是怀疑情绪的一种曲折表现,它的存在和积聚为少数精英人士的公开质疑提供了社会——亦即群众——基础。精英人士的反潮流举动不是孤立无援的现象,从普通人对卜释的“冷漠”和精英人士对它的质疑中,我们可以读出某种内在的关联。卜释确实已不具备不可怀疑乃至挑战的权威,不再那样的神圣,它的正当性不仅受到了某些高层人士的质疑,也在民众或士兵群众的心目中失去了必须长期予以记取的兑现效应。荷马描述的史诗社会里已经出现可觉察的信仰危机,这一倾向在后世渐趋明显,质疑逐渐由一种受到压制和批判的不正当做法,转变成为一种经常无须担心受到谴责并得到众多精英人士公开赞同的正当行为。质疑卜释(和神的谕旨),当然体现人的认知观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来衡量,此乃实证意识和科学精神萌发的先决条件或学理前提。质疑导致实证,而实证又将导致新思想和新观点的产生。后世的自然哲学家们延续了史诗人物勇于质疑和求证的做法,把探察及实证的触角引入自然研究领域,缓慢然而却合乎情理地促成希腊学观的范式转变,至公元前5世纪,已经比较牢固地确立起逻各斯在思想界的统领地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期刊杂志赏析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玉]重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下一条: ·[萧凤霞 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
   相关链接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甘德志]灵鹊传情·青耕兆喜·[田兆元]“元宇宙”神话叙事与谱系构建
·[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张兆林 李希进]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标准研究探微
·[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究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罗兆均]家神的较量:湘黔桂界邻地域社会的家族互动与信仰建构
·[裘兆远]驱蝗神:中国民间社会的蝗灾预警·[罗兆均]宗族的意识与行动:建构“英雄神祖”的地方性策略
·[游红霞 田兆元]谱系观念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张兆林]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
·[裘兆远]太湖流域渔民生活信仰史研究及相关·[张兆林 张宪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民间资本刍议
·[田兆元]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与神话资源转化·[田兆元]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