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85年喜读建华弟的关于清代以孝治天下的论文,现在他将包括这个论题在内的“清代国家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形成系统的专著,十分高兴,乐于说几句既是向他道贺又是向读者介绍他治学之道的话,或许对读者阅览此书有点用处。
《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讨论了清朝的基本国策——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和以孝治天下,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对策,对待民间群体、民间风俗习惯的政策及其归宿等。所研治的对象,是清代历史的基本内容,是清代史应当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研究得成功,清代历史的轮廓就显现了,所以建华弟用“国家与社会”来概况他的此项研究,我想是甚为精当的。而学术界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应当说本书是一种学术贡献。
建华治学之始,从《圣谕广训》研讨清朝的孝治政策,而及于民间社会;稍后考察溺婴史、汉族民众火葬史以及岁时节日风俗史,是从民间活动讨论到政府政策,他这种研究方法的转换,用其《前言》中的话说是,“从自上而下地由国家看社会,逐渐向自下而上从社会看国家转变”,希望结合两种视角全面认识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研究,是认识论的提高,更是方法论的完善,会使研究来得有成效。这种方法论的讲求,是学术成功的重要原因。
建华的研究以坚实的资料为基础,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前导,从而产生出新的见解,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度。清朝的满族以文化落后而人数鲜少的不利因素,能够迅速适应汉人社会的传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大帝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作者纵观历代王朝的治理经验,发现清朝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巧妙地将满族本位的统治术融合与隐藏于汉族传统政治文化中;同时发现历代的勤政爱民和孝治观念,为清朝所发扬光大,使得这些儒家经典中政治理念,成功地转变为政治实践,使清朝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产生这样的学术观点,比较能够回答清代历史前进的缘由。
“清代国家与社会”的题目相当大,很难,或者说不可能用一部著作来结束,本书在全面、系统、深入诸方面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需要做,作者说他的研究时有中断,“有些萦绕脑际多年的题目不能集中时间研究,致使本书的内容不够全面,如果今后假以时日,或许可以补充完善”。
《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成就的获得,在于作者的勤于治学和他的独到的治学方法。十多年前,我就请他给研究生讲解研究法,特别是介绍如何把握研究信息的问题时,发觉他的发言是那样地具有新的学术信息、新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敏感性以及条理清晰。我想,这是他的成功之道的外在表现,内在的成分在于他对学术信息的深刻认知和相应的努力。在这方面,他有两个独特见解:其一是将掌握学术信息与掌握史料放在同等地位。如何研究历史,搜集与运用史料为基本手段,此乃治史者所共识,建华也是这样看的。至于对学术信息的了解,在观念上说似乎人人懂得它的重要性,实际上不少研究者忽视它。建华则不然,他能将搜集信息放在与搜集史料同样的位置,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爆炸,与早先的学术研究状况大为不同,不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就不会做出前沿性的研究,或者做他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劳而无功。有了这种认识,就特别重视学术信息的搜集。其二是对各种学术信息的分类与反复揣摩。对搜集到的史料,治史者都知道要归类,并对其内容进行反复的理解。建华认为,对待信息资料也需要这样处理,同样要做归类与分析,他就是这样做的。此外,建华认为运用学术信息,更是学术规范问题。诚然,事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当今建设学术规范之际,尤其值得关注。
上面说到建华勤于治学,我感到他在求学时代打好了基础,基本功扎实,阅读面较广,每研究一个课题,恨不得将有关史料搜求穷尽,如研治宗族史,不仅到国内各大图书馆阅览家族谱,还去韩国、日本访问索求。有了搜集史料和搜集学术信息的高强本领,撰著学术专著,自是情理中的事情了,所以建华今年有《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明代宗族研究》、《朝鲜族谱研究》问世。一年拿出四部学术著述,是“厚积”的必然结果。建华治史二十多年,前此没有接二连三地推出大部头著作,与他的某些同辈比较,似乎有点沉默。但只有耐得某种寂寞才可能将有价值的读物奉献于世人。但凡学术根基厚重者,可以“薄发”,或者可以“不发”,可以“待发”,可以“晚发”。建华的学术态势显然属于“厚积薄发”。这种治学态度,是否应为学人的追求目标呢?愚意厚积薄发的学术成果可能更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书此以与作者共勉。
学术著作问世,可能会有不一的反响,这是正常现象,似乎不必太在乎。因为学术贵在独立思考,贵在具有“独见”,他人认可固然很好,不承认又有何关系呢!让时间去检验它。要之,我行我素可也。所谓“厚积薄发”,所谓“独立思考”,不必是此《序》文应有之内容,这是借写序的机会顺便一说而已。
冯尔康
2004年3月4日于南开大学顾真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