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民间民俗,两岸血脉中的精神纽带
  作者:记者 黄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09 | 点击数:8704
 

  专家说法 民俗交流的根基在“血缘”

  其实,泉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之丰富,影响之巨大,实在很难形容。在两岸民俗文化相互传承交融的背后,是两岸割不断的血缘联系。今年,两岸原生态民俗表演现场,主创人员特地安排了“百家姓”的背景,正是为了展示两岸民俗交流最深厚的根基———血缘。

  表演晚会的导演蔡湘江研究员说,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大家都具有同一个源泉,这个源泉就是相同的血缘及其所产生的相同的文化根基。

  从历史渊源看,台湾历史上的移民就是从福建过去的,当然也包括广东的一部分,主体是福建泉州和漳州的移民。据统计,台湾的汉族人口中,有72%属于泉籍后裔。台湾出版的《台湾族谱目录》收录了200多个姓氏的万余件谱牒,细究这些家族的开基祖,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中原地区。台湾共有1694个姓氏,其中陈、林、黄等十大姓氏的人口数累计总和在全台湾各县市总人口的比例中,在大多数县市都超过半数以上。这种姓氏结构跟闽南地区非常相似。这从两地同样的谚语也能看出来:闽南地区称“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街”,台湾则称“陈林半天下,黄张排成山”。在泉州仍保存着许多姓氏宗祠和祖庙,如下西坑陈氏宗祠、开闽三王祠、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东门洪氏大宗祠、旧馆驿董杨大宗祠等,这些宗祠和祖庙与台湾的同姓宗亲仍保持联系。

  台湾的民俗文化与闽南文化同属一脉,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戏曲等方面都与闽南相同,语言也同讲闽南语,在族谱上也同宗同源。闽台两地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族群构成,都有很密切的文化联系。移民前往台湾,不仅带去了家乡的土语方言,同时也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泉州向台湾的移民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文化传播,可以说为闽台共同文化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两岸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台湾进入定居社会以后出现的两岸宗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内在机制上形成了无数的血缘纽带,把闽台两地业已形成并在内部各自演进的文化连为一体,成为具有共同地方特色、同质性很高的区域文化。

 

  持续进行的泉台民俗交流

  泉州和台湾的民俗交流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政权更迭、战争、政治隔阂等困难,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割断两岸的文化联系,特别是民间民俗的交流,一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持续进行。

  早期传入台湾进行整合

  台湾的民俗多源于大陆的闽南地区。闽南地区又以泉州为主要传入地。解放前,是泉州民俗不断传入,并在台湾整合发展的历程。从明末清初至今,台湾共经历了三次人口迁入的高潮。在这个时期,大量泉州民俗随迁入人口带入台湾。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南音、梨园戏等一系列泉州传统戏曲就随征战军民传入台湾。

  这些民俗传入台湾后,与当地的一些艺术元素进行整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和流派。而泉州的民间艺术家也不断赴台表演,交流,促进了这些艺术在台湾的持续发展。例如,在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大量泉州南音艺人赴台演出,著名的有张再兴等老艺人。1930年,台湾出版的关于台湾南音的文献,就直接定名为《泉州管弦》。

  半地下的交流仍在继续

  解放后,两岸进入几十年的政治隔阂期。泉台直接的文化交流渠道被切断,但半地下的民俗文化交流依然在继续。业内人士称之为“半地下状态的交流”。

  在两岸隔阂的年代,泉台两地依然有部分民间艺人通过书信联系,交流心得。两地无法直接通信,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转接。20世纪80年代初举办第一届“南音大会唱”时,两岸关系尚未解冻,泉台人士无法直接联络,不得不先绕个“弯子”。当时台湾泉籍乡亲出于共同的感情,替泉州从香港向台湾南音艺人发出邀请函,使得第一届南音会唱得以圆满举办。

  泉台步入全新的双向交流

  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解冻,泉州和台湾的文化交流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1983年开始,逐渐有官方组织的民间艺术团体赴台交流。从1992年4月组织晋江深沪宝泉庵首次赴台民俗交流为始发,两地进入双向交流阶段。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台胞来泉交流活动200多项,参加交流的台湾各界人士达4000人次;实施入台交流150项、1300多人(次)。在来闽交流量中位居各地市前列,占全省赴台总人数约四分之一。民俗、文化项目的交流量在全市各项对台交流中占近七成,其特点一是量大面广,二是具有同根同源的地方文化特色,三是以基层民众、学者为主要影响对象。

  到台湾地区进行木偶戏表演以及高甲戏赴金门展演等等,对增进台湾人民对泉州了解、争取共识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并给泉州带来了明显的对台经济合作效益。(来源:泉州晚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网易 2007-03-05 02:52: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朱霞 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农业科技成就
下一条: ·[张举文]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