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李壮鹰]诗歌与音乐
  作者:李壮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7 | 点击数:16922
 

  汉代由于阴阳五行学的影响和儒生的方士化,灾异之说越来越盛,于是为政者也就更迷信占卜,致使这种“辨妖祥于谣”的风气越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西汉末年以后,为政者“采谣”的记载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后汉书·郑寿传》:“辟四门、开四聪,立敢谏之拚,听歌谣于路”;《羊续传》:“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赢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如此等等。当然,所采来的风谣,大多数是作了占卜的依据。

  占者是如何从歌谣中卜出天意的呢?让我们举一条史籍《五行志》中对所谓“应验”歌谣的记载与解释:汉桓帝时,京城有童谣:“城上鸟,尾毕速,一年生九雏。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此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作堂,石上谦嫌春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压卿怒。”采记者解之日:“案此皆谓政贪也。‘城上鸟,尾毕道’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公为吏,子为徒’者,言蛮夷将畔逆,父既为军吏,其子又为卒徒,往击之也。‘一徒死,百乘车,者,言前一人往讨,明既死矣,后又遣百乘车往。‘车班班,入河间’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人河间迎灵帝也。‘河间婉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作堂’者,灵帝既立,其母太后好聚金以为堂也。‘石上谦谦春黄粱’者,言永乐虽称金钱,谦谦常若不足,使人春黄粱而食之也。‘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承卿怒,者,言永乐主教灵帝,使卖官受钱,所禄非其人,天下忠笃之士怨,欲击悬鼓以求见,垂卿主鼓者,亦复馅顺,怒而止我也……”

  现在的人读了这种深文周纳、穿凿附会的解释,大概都会忍俊不禁的吧:但在《五行志》中,它们却都是“灵验”的,事情的发展和结果与记述者对歌谣的分析居然相契如符。怎么回事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的分析都不过是事情发生之后所补作的“马后课”而已。

  然而在古时,坚信歌谣本来具有灵验性的却大有人在。《晋书·羊枯传》中说羊祜奉命伐吴,当时吴中有童谣曰:“阿童阿童,衔刀横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羊枯从歌谣中看出了“神谕”:“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者,肯定是说在这场战役中步兵不会奏效,水军必有战功。为了与歌谣中的神谕对号,他表奏晋武帝,挖空心思地找了一位小名叫作“阿童”的益州刺史王睿,封他为“龙骥将军”,率水军攻吴,以应“水中龙”之语。当然,最后确实是灭了吴国。但晋之听以灭吴,如果仅是因为这样愚蠢地与歌谣对号,战争岂不是太简单了吗?

  正因为统治者信这套,自然也也就养成对歌谣以及文学作品的猜谜式的阅读习惯,于是也就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使无辜的文人和百姓罹难,轻则入狱,重则丢命。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惨烈的文字狱,不能不说与“辨妖祥于谣”的占验之风有密切关系。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从“辨妖祥”的角度上来诠释诗歌时所用的思惟方法。这种阐释者,几乎都不去寻求作品词句本身的直接含义,而只把所有词句都看作是一种隐喻,挖空心思地用联想的方式去猜度它们背后的暗示意味,他们或者通过意象的相近,或者通过语音的相谐,把词句与池心中的意想沟通起来,从而彻底脱离原作的客观结构,而在心中营构出一个主观的阐释。这种堂·吉诃德式的思维,实际上就是原始的隐喻思维。而提到隐喻思维,我们又想起音乐这种具有占老历史的艺术,可以说,音乐的表达正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音乐思惟也是一种隐喻性的思维。因为乐曲是通过抽象的声音来表现对象的,它不可能直接写实,必须通过象征作为手段,故听乐者也就必须超出乐音这种直接的声响结构,而去揣度它背后的象征意味。说起来,音乐之所以产生在上古时期,而且在那时是人们交往的重要语言,与那时的人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隐喻性思维模式是有密切关系的。而本文中我们已经指出,后世的“辨妖祥于谣”,正是从古代的“辨妖祥于乐”来的,从而可以看出,在我国历史上拖得很长的“辨妖祥”的解诗习气,似乎也就是以乐为灵魂的原始时代的思惟习惯的遗留。

  综观我国的诗歌史,可以看出,自打产生了有词的歌以后,在极长的一段时期,作为歌词的语言本身的意义都是被忽略的:诗乐结合时,人们注意的只是曲。乐谱亡佚光剩下歌词之后,人们依旧不去注意它本身的意义,而只把它当作一种隐喻的工具,通过“赋诗”而把己意暗示出来、象征出来。在“辨妖祥于谣”中,占验者照例不理睬歌谣的本意为何,而偏要拼命地杜撰出它背后的喻意。甚至汉儒在注释《诗经》时,尽管他们面对的已是一篇篇语言文字性的作品,而且在名义上也是要注出每首诗的本事与原意的,但出于顽固的隐喻思惟的模式,注释中却有意无意地超离了诗句的语义本身,动不动就是“兴也”,从而牵强附会地去揣度辞句背后的“微言大义”,杜撰出许多主观的解说。这说明,原始的、音乐的隐喻思惟模式在人的头脑中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音乐产生了文学,但它同时也长期地阻碍了文学自身性格在人们观念中的确立,就好象人们老把一个孩子错看成他爸爸,老用老子的人格去揣度儿子。我国的诗文学,就是在这种长期的误会中长大的。

  (文章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7-12-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蔡春华]民间故事中的日本
下一条: ·[江敏]武当山吕家河民间礼俗歌──“待尸歌”漫议
   相关链接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邱丽萍 曾敏]桃江流域传统婚俗音乐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梅联华]民俗音乐保护与传承初探·[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何志清 刘玉珏]赣南采茶音乐创腔手法中的“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
·[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吴霜]亦乐亦俗
·[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罗宇博]湖南临武(油湾)傩戏“元宵祈福”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斯钦巴图]史诗歌手记忆和演唱的提示系统·[袁正洪 陈如军]浅论诗经之乡房县民俗与《诗经》“二南”的千古传承遗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