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李壮鹰]诗歌与音乐
  作者:李壮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7 | 点击数:16923
 

  《史记·廉蔺列传》中说赵王与秦王会干泥池的情形,若按春秋时题两君相会的习惯,双方应该是彼此“赋诗”的,但那次筵会上却只是赵王鼓瑟,秦王击备,这固可以说是战国人对春秋古例的破除;但从另外一面来讲,如果除开两君互使对方当乐工来相贱这一层不谈,单看它只用乐而不用诗,也可以说这是对更遥远的古代制度的恢复。因为在历史记载中,献乐以表意要比献诗早得多。《汲累纪年》:“(夏)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干王门,异保塘会干上池,诸夷人舞”:《后汉书·东夷传》:“自(夏)少康氏以后,世服干化,遂宾千天门,献其乐舞”,都是说,在遥远的夏代,国家之间是以单纯的乐舞来酬醉交际的。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意识形态,它是原始社会的灵魂,是崇尚巫术的初民达到人与神、人与人之间交通的途径(《乐与乐神》,载日本《花园大学研究纪要》第24号)。乐,作为后世一切社会上层建筑的原始母体,不但文学是由它产生的,甚至我怀疑语言这种古老的交流工具的产生都不会在它之前。如果再大胆一点说,正如远古时的文字与图画本无区别一样,语言与音乐在那时也许就是一个东西。汉字在古代称“文”,它兼有文字与图画两层意思,同样地,古代的“言”、“音”二字也曾相通。中国的历史发展有浸润性的特点,它不以否定、破坏原初形态的方式来演变,而是在保留原初形态的基础上缓慢的生发和展开,故从我国现存的文化形态中能较容易地见到原始的影子。我们所用的汉字,一直未脱离象形图画的结构,这是众人所周知的;可人们似乎没有注意,我们现在的言语的发音—四声,也一直未脱离音乐的结构待点。因为四声中除却第一声以外,都是由多个音阶间滑动过渡、折转变化而构成的。所以,如果说我们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每一字的发音就是一首乐曲。这种现象的确很耐人寻味。如果联系古代人有关“乐语”的传说,即使我们现在还不能因此就得出言语是由音乐中生出的结论,但起码这种猜想也是有根据的。不过,因为本文不是重点谈这个间题,枚只将这个猜想简单提出,留待以后再慢慢探讨。

  二

  汉儒讲古代以诗来补察时政,有“采诗”之说。如班固《汉书·艺文志》:

  《书》日:诗言志,歌咏言。:佼哀乐之心感,而歌味之声发。”一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又,《汉书·食货志》:

  春秋之日,群居者将散,行人(采诗官)振木铎询于路以采诗。

  稍后的经学家郑玄,在住《礼记·王制》中的“命大师陈诗以观风”时亦云:“陈诗,谓采其诗而视之”。 后人因局限于“诗”的经学意义,又见先秦典籍中无明言采诗者,所以对这种说法提出怀疑,卢文粥《抱经堂文集》二四《名问》:“以‘陈诗’为‘采诗,,是康成之蔽也”。近人徐中舒认为,所谓“采诗”,是汉人根据汉武帝以来所建立的采风制度而向前推想出来的(《汉书。礼乐志》谓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艺文志》谓“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换句话说,是他们杜撰出来为本朝的乐府制度作根据的(参见《幽风说》)。

  其实,先秦典籍中虽无采“诗”,却有采“谣”之说,《国语·晋语》载范文子云:

  吾闻古之王者, 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所谓“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就是采听民间的传言与歌谣来分析。谣,即“徒歌”,亦即无乐器伴奏而空口唱出来的歌,它与《诗经》中的那些歌并无本质上的不同,《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可见《国风》中的歌本来也是谣,只是搬到上层社会的樱燕仪式上,有了金石管弦的伴奏,也就堂而皇之称为“诗乐”了,所以采诗与采谣,大可不必拘泥于字面。问题是,民间的歌谣,在古代何以起到补察时政的作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是颇具理性色彩的,他认为:因歌谣都是歌人有感而发的,‘白反映人民的心声,所以王者才用之“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这种说法,是与他在论及汉代乐府时所说的“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的说法是一致的。而《国语》中所述的采谣,其用途却在于“辨妖祥”,也就是占卜吉凶。固然,王者占吉凶,最终也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但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将歌看成是人的产物,是民心的表现;而后者却将歌看成是天的产物,它代表夭意,是冥冥之神对为政者的一种谴告。前者是站在一种理性的立场上,而后者却出于一种敬天事神的蒙昧意识。

  先秦典籍中,取歌谣来卜吉凶的例子不少,如《左传·禧公五年》:

  晋侯围上蔡,问于卜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日:“何时了”对 曰:“童谣云:‘丙之辰,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脐,鹑之赏贡。天策淳淳,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 时也。”冬一卜二月丙子朔,晋灭虢。

  《国语·晋语》亦载:

  惠公即位,出共世子而改葬之,臭达于外,国人诵之日:“绮兮违兮,心之哀兮, 岁之二七,其靡有微兮,若翟公子,吾是之依兮,镇抚国家,为王妃兮”。郭偃曰:“十四年君之家嗣其誉乎?其数告于民矣;公子重耳其入乎?其魄兆于民矣。”

  这就是“辨妖祥于谣”,在这里,阐释者都把歌谣看成是老天的一个预言。而对歌的这种神秘看法,正是从古时人们对“乐”的神秘看法来的。在以巫术为支柱的上古时代,音乐在人们的眼中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神赐的力量,一种此岸与彼岸、人与神交通的桥梁,人通过乐来乞告、控制神灵,神灵也通过乐来传达自己的意旨。故那时的音乐有两方面的应用,第一个是祭祀,第二个便是占验。关于以乐来祭祀的情况,在我国历史典籍中可谓比比皆是,古人祭天祭地、祭神祭祖都离不开音乐,《礼记·郊特牲》云:“声音之道,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诗经》中飞的《颂》都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嘎嗅厥声、肃郎和鸣,先祖是听”(《诗.周颂,有替》),人们相信音乐有动天地,感鬼神的力量,故用音乐乞风:“建鼓制磐,以通山川之风”;用音乐求雨:“合八风之音以为圭木之曲,以招气雨、生万物”(《路史》)。人们相信好的音乐可使神灵降福,从而让国家兴盛,人民安康:“德音不想,以和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国语·周语》);而坏的音乐可触怒神灵,使之降灾,从而使国家饥懂丧乱,甚至亡国。古传夏与商的灭亡,都是因为他们的侈乐“摇溢康乐,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乃弗式”(《墨子·非乐》)。《书·官刑》云:“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样,其家必坏丧”,正是从这个角度对人提出的警告。《韩非子》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卫灵公将去晋,夜宿蹼水之畔,闻水中传出优美的乐曲,乃召师涓听而记之。到了晋国之后,在与晋平公饮燕时,命师涓献弹此曲,曲未终,晋国的音乐家师旷忽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他听出了这首乐曲就是商末的师延为纷王所作的“靡靡之音”,“闻此声者,其国必削”,晋平公不信,乃命师捐把曲子弹完,结果曲调刚止,“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姐豆,骡廊瓦……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瘾病。”这一夸张了的传说,正反映较古时对音乐与神、与人们命运遭际之间关系的神秘观念。也正因为乐与天意、运命有这样的联系,故察乐可以预知命运,于是人们也就用乐来占验。《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郑玄注:“兵书日: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失,士卒振旅,将张弓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甭,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徽则将急数怒,军士劳;羽则兵弱,少威明”。又,《左传·哀公十八年》载:“楚师伐郑,“二涉于鱼齿之下,甚雨及之,楚师多冻,役徙几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云:‘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凤,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这都是以乐声来占卜军事力量和战争的胜负。《国语·晋语》:“平公悦新声。师旷日:‘公室其将卑乎?君之明兆于衰也”,这又是从乐中瞧出国运将衰的征兆。所有这些例子,当都是较古时以乐为卜的习惯的遗留。后来的“辨妖祥于谣”,只是将占卜所依据的材料从乐曲转移到歌词上去了。大抵适用于占卜的材料,必须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生于自然,其二是无确定的意义。而民谣与儿歌正符合这两个要求,它们产生于自然感发,天机自动、天籁自鸣,不是奉命写出的,也不是有意照个题目想出来的。而由于歌谣以声音为主干,只重顺口,不重义完,故在辞义上也有相当的模糊性,这就正好为卜者的各种解说提供了很大的弹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7-12-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蔡春华]民间故事中的日本
下一条: ·[江敏]武当山吕家河民间礼俗歌──“待尸歌”漫议
   相关链接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邱丽萍 曾敏]桃江流域传统婚俗音乐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梅联华]民俗音乐保护与传承初探·[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何志清 刘玉珏]赣南采茶音乐创腔手法中的“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
·[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吴霜]亦乐亦俗
·[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罗宇博]湖南临武(油湾)傩戏“元宵祈福”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斯钦巴图]史诗歌手记忆和演唱的提示系统·[袁正洪 陈如军]浅论诗经之乡房县民俗与《诗经》“二南”的千古传承遗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