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李壮鹰]诗歌与音乐
  作者:李壮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7 | 点击数:16919
 


  一

  先秦儒家的经典一共有几部?这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小的争论。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第一个尊儒的皇帝汉武帝虽“罢黔百家,表章六经”(易、诗、书、春秋、礼、乐),但只立了五经博士(易、诗、书、春秋、礼),原因是在遗存的先秦典籍中没有找到《乐经》的影子。是《乐经》这部书在先秦压根儿就没有,还是先秦曾有而秦后亡佚,人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礼记·经解》云:

  孔子日: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是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絮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是托名孔子,讲当时对人的六种教育:诗教、书教、乐教、易教、礼教、春秋教(后来也称六教、六学或六艺)。而篇名既叫“经解”,则可见六种教育必定是以《诗》、《书》、《乐》、《易》、《礼》、《春秋》这六部经典为依据、为教材的。受《礼记》的影响,不少人也就持“六经”说,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之言”;《汉书·艺文志》:“逝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等等,都是这类说法。那么六经中的《乐经》哪儿去了呢?沈约《宋书·乐志》云:“秦焚典籍,《乐经》用亡”,又,《经籍考》引应动云:“周室陵迟,礼崩乐坏,重逍暴秦,遂以阀亡”,都认为《乐经》曾有,秦火之后才亡佚。而对这种说法,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怀疑,如《文选》李善注云:“经本有五,而又立乐,故云六经也”。但他只是说儒家的经典本有五部,至于为什么要“立乐”,乐与经典究竟有什么关系,则一概没提。这个问题的澄清要归功于宋儒,他们通过研究,比前代更深刻地发现了《诗经》在古代的声歌性质,从而指出六经中的“诗”与“乐”,名虽为二而其实为一也。薛季宣《薛浪语集》卷二四《答何商霖书》:“诗,古乐经,其文,古之乐章也”。原来,先秦儒家经典中根本就没有《乐经》这部独立的书,所谓“乐”,只是含在《诗经》中的乐曲、曲调而已。清人对此辩之甚详,如黄宗羲《南雷文集》卷三《乐府广录序》:

  原诗之起,皆因于乐,是故《三百篇》即乐经也,儒者疑别有乐经,秦火之后无传 焉,此不知诗者之言也。《三百篇》皆可歌,若朝夕讽咏、更唱迭和,节以钟磐、袋鼓, 和以琴瑟笙箫,则感触天机,自不容已。今学者只玩其文,所得浅登,诗虽存而实亡, 故乐亡也。

  邵赘辰《礼经通论》亦云:

  乐本无经也,….乐之原在《三百篇》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中,故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所雅言,诗书执礼”,不言乐也。先儒惜乐经之亡,不知四术有乐,六经无乐。乐亡,非经亡也。

  古时的《诗经》,不是三百多挑纯粹的诗,而是三百多首乐歌,《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孔子}r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i之音”;(( `}f_':子·公孟》中也早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话,说明古i付对诗经不坦吟唱,而且还有伴奏和舞蹈,这与《虞书·舜典》中所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悦法是一致的。我们读《左传》,如果注意其中“歌诗”、tc赋诗”时所引述的篇名和诗句,会发现它们大抵不出今所存之《诗经》的范围,这说明早在二千四五百年以前的春秋时期,社会上所流传的《诗》大致就是现存《诗经》的样子,但《诗》在当时既然是歌,那么除了歌词之外,每首歌还应该有固定的乐谱、曲调。春秋时代是竹帛文字已有较广泛应用的时期,则歌词的流传,除了厂!耳相授以外,是可以著于文字来加以书而保存的。可是对固定歌谱的书面保存,一般的文字不顶用,非得有文字乐lei不可。而我国只有到了汉魏之交时才发明了简单的文字谱(见吴钊等《中国音乐吏略》第二章),汉魏以前,歌谱的流传除了口耳相授,别无它途。而只靠一代一代的活人的嘴来传曲,则极易因社会习尚的变化、新老歌手乐工不继而断传。这就是《诗》到后来只剩下歌词,而曲调亡佚的原因。《诗经》歌谱的亡佚与秦火无关,早在战国时期,典籍中已找不到歌唱诗经的记载,说明那时人们已经把它的曲调完全遗忘。当然,这种遗忘也有个过程,史籍告诉我们:乐谱离诗而淹灭,在春秋时便已经开始,换言之,春秋是诗乐半存半亡、由存到亡的时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7-12-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蔡春华]民间故事中的日本
下一条: ·[江敏]武当山吕家河民间礼俗歌──“待尸歌”漫议
   相关链接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邱丽萍 曾敏]桃江流域传统婚俗音乐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梅联华]民俗音乐保护与传承初探·[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何志清 刘玉珏]赣南采茶音乐创腔手法中的“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
·[姚慧]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吴霜]亦乐亦俗
·[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罗宇博]湖南临武(油湾)傩戏“元宵祈福”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斯钦巴图]史诗歌手记忆和演唱的提示系统·[袁正洪 陈如军]浅论诗经之乡房县民俗与《诗经》“二南”的千古传承遗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