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
  作者:周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7 | 点击数:10958
 

  我们尤感兴趣的是赫勒对日常生活与艺术区别的论述。她具体讨论了以下诸层面的差异:第一,日常生活常常是拜物的,它把事物和惯例作为给定的、按既定的形式来加以接受,但它不追究事物的起源。艺术则不同,它追究起源,并提升到类的水平。第二,日常生活常常是缺乏激情的,或至少激情并非总是被视为日常生活的必要因素。但在比较的意义上说,艺术通常是需要激情的,这与日常生活的强制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激情迸发造就了艺术的独特面貌。第三,艺术最初来源于日常需要,后来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具有独立价值的对象领域,“其本质特征在于,它们不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体的直接利益具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艺术的“目标既不是特别直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也不是教育人们。”[18]纯粹的审美价值便由此形成。第四,艺术本质上说是无功利性的,它超越了狭隘的实用功利主义目标和有用性,因此它可以把受众提升到类本质的高度,引起人的强烈共鸣和震撼,所以,“一件艺术品可以改变我的生活和我同世界的关系”[19]。

  尽管赫勒非常重视审美对日常生活的改造和提升,但是她对此又持相当的怀疑态度,这与法兰克福学派判然有别。她指出了两个值得深省的问题:其一,在审美状态中,欣赏者虽有精神升华和净化,但是,“在欣赏之后,欣赏者没有任何变化,又回到了与艺术根本不同的日常生活。艺术自身不能使生活人道化,但是在存在着使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生活人道化的渴望之处,艺术可以提供尺度,它可以为这一事业提供感情和理智的支持。”○20这就是说,艺术充其量只是一个参照物,一个希望的乌托邦,它并未给日常生活带来任何实际的变化。这种观点与马尔库塞新感性和意识革命之潜能的理论相去甚远。其二,她提出,“审美地生存”虽然也是一种改变日常生活的方式,以及把日常生活从自在的对象化转化为“为我们存在”的对象化。但是,赫勒强调,审美地生存的艺术家只不过是把日常生活转化成“为他的存在”,尚缺乏对所有其他人的有效性。因此,“审美生活是贵族统治的,而有意义的生活则在原则上是民主的。有意义生活中的指导规范总是可一般化,可拓宽到他人的性质,从长远看,可拓宽到整个人类”[21]。这就是说,“有意义的生活”比“审美的生活”更具普遍性和民主性,因为它不局限于张扬个性自我的少数艺术家,而是对所有人均有效,这种生活的特征体现为个体面对不断的挑战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在一种无限开放性中不断完善自己。

  显然,面对日常生活的局限,赫勒竭力要捍卫的是人的理性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责任和自主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从哲学上说,这种理性与列费伏尔的辩证理性概念不同,也有别于黑格尔式的唯心哲学的“绝对理性”,而是更具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意义上的“实践理性”意味。[22]对她来说,保持一个开放的乌托邦至关重要,这是人们超越日常生活局限的必经之途。她说道:“这种乌托邦并非不可能;尽管它是‘尚未成为现实’,却可以看作是取代现存现实的可实现的方案。我关于接纳普遍政治原则的说法是乌托邦式的,但我坚信它并不是妄想。……简而言之,我所提出的普遍乌托邦是这样一个社会,公正的规范和统治是由所有社会成员通过理性的对话而实施的。”[23]她所设想的“开放的乌托邦”,包含了三个条件:类似于哈贝马斯“理想言语情境”那种主导—自由交往理想;无条件地认识和承认人类种种需要,反对把人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以及个体生理的、心理的和智力的能力以一种非限制的自由充分发展。[24]

  较之于列费伏尔,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更带有理性意味。她对日常生活的界定也更加明确。不过,我认为她对日常生活界定过于狭窄,她把日常生活局限于家庭邻里范围内,而且与科学、哲学和艺术相对。这种二分结构遮蔽了一些重要问题。在列费伏尔那里,日常生活较多地和劳动或工作相关,而赫勒的日常生活只限于家庭生活,这显然狭隘得多。相比之下,列费伏尔不但指出了日常生活的局限,而且也提及与日常工作相对的闲暇在现代性条件下所面临的物化、商品化的潜在危机。而在赫勒的二元理论中,只有家庭邻里的日常生活处在压抑、重复和强制的状态中,仿佛非日常性的活动便可以当然地摆脱这些局限。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的概念与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描述结合起来,那么,“铁笼”决不仅仅是家庭生活,显然也包括劳动或工作。更有甚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具理性、手段和目的的颠倒、规章统治人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换言之,如果采用韦伯的视野,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的范围进一步加以拓展,甚至包括列费伏尔所说的闲暇活动。在这一点上,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似更加合理。他们对启蒙辩证法的描述,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统治的忧虑,把日常生活更加深刻的矛盾揭示出来了。诚然,像阿多诺那样过分抬高审美感性冲动的作用,以审美现代性来拯救启蒙现代性的局限,似乎并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恰似列费伏尔对超现实主义的辩证批判所表明的那样。因此,在这方面,赫勒求助于“实践理性”,期望于开放的乌托邦,以及对审美现代性功能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辩证观点,也许更符合现代性的实际状况。

  注释:

  ① See Peter Osborne,The Politics ofTime: Modernity and Avant-Garde, London: Verso, 1995, 190.

  ② 参见MichaelE. Gardiner,Critiques ofEverydayLife(London: Routledge, 2000)的参考文献,列举了一个关于日常生活研究详细的研究目录。

  ③⑤⑩[11] 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Everyday Life, London:Verso, 1991, 97, 149, 35, 54.

  ④ Michael Gardiner,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2000, 75-76.

  ⑥⑦⑧ SeeMichaelGardiner,Critique ofEveryday Life,London: Routledge, 2000, 91, 95, 91-92.

  ⑨ 法国激进哲学家们,从德波到德塞托再到波德里亚,都深受列费伏尔理论的影响。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列费伏尔预见了后现代和消费社会理论的出现。

  [12]、[13] See Michael Gardiner,Critique of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 2000, 97-98, 130-131.

  [14]、[15]、[16]、[17]、[18]、[19]、[20]、[21]  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第132页,第62页,第172—173页,第107页,第117页,第117页,第291页。

  [22] SeeMichaelGardiner,Critique of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2000, 129.

  [23]、[24] Quoted in Michael Gardiner,Critique ofEveryday Life,London: Routledge, 2000, 155, 155.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05年0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7-06-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
下一条: ·[魏家川]有关身体的日常语汇的审美生活分析
   相关链接
·[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李亚]黄河中下游地区民间书会形成发展考·[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陈昕]启蒙理性与浪漫精神·[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