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耿波]“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食利性与文艺学的反思
  作者:耿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7 | 点击数:5671
 

 

  新近学术界内一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闹得沸沸扬扬,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鸣,并且在争鸣中,一个显然更加重大的问题———文艺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被卷了进来,这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越来越不可等闲视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学术在当代文化生产中日渐显露出来的庸俗的一面:食利性。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首先起源于西方,正式为之命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全面的理论阐述则是集中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和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这两部著作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社会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以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这种“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并非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物质生活丰富到“充溢”的程度,这意味着不再是我们伸手去取物,而是物在积极包围着我们,逼迫着我们,就像美国艺术家沃霍尔有名的复制品艺术《汤罐头》一样,满坑满谷的都是排山倒海而来的“物”———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人的内在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在于:这样一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事实上在不断地以一种充分符号化的形式涌入人的心灵世界中,重新整合着人的精神世界。与之相比,艺术就逊色多了:艺术,尤其是高尚艺术,总是一种在有无之间闪现的精神灵光———于是发生的情况必然就是,人们从自己能够体验到的心灵感受出发,开始质问那种艺术高高在上,物质卑居在下的局面:捉摸不到,语焉不详的“艺术”,怎么能够比触手可及,巧笑倩兮的“物”占据更高的位置呢?于是自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向“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的产生,就是这种真实的欲求的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要义就在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敏感地把握到了在物质产品“充溢”的时代,人的心灵世界所发生的真实的变迁,并且对之作出了如实的描述。但是并不能因此说,这种真实的描述就是问题的最后解决,更不能因此将之无限地夸大为一种所谓“审美民主”的实现实际上,从民主的意义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冷眼旁观,我们可以看到,在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遍地开花,无往不“审美”的背后,魅影重重。在其中我们可以辨认出真正操纵着这个物质社会的主人:资本家、商人、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以及种种的文化掮客。实际上,正是这些人编写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代码,而这些所谓的“审美”代码毫无疑问是他们资本生产的一种形式,而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当审美成为某种经济集团或者文化意识形态的代言的时候,它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民主”呢?它又是谁的“民主”呢?

  因此,我们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确是敏感地描述了在人的心灵世界中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但是,如果这种理论仅仅满足于这种描述,那么不仅从逻辑的严密上来讲,这种理论是不完整的;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一个一切都可以被纳入资本生产叙事的时代———如果“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不向前走一步,走出勇敢的批判的一步,那么这样一种仅仅满足于描述的理论,最终会变成资本生产商的“超级广告”。而反过来,这种理论又因为它所谈论的“物”———商品的销售的扩大,名声日隆,成为一种“成功的理论”。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可以切实地看到,从所谓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可口可乐的学术研究,是如何显著地促进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售和知名度的提高,而这种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又是如何在各种学术场合备受关注的。资本家-学者,这一在通常意义上敌对的关系,在此处联姻了,学者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食利者”。

  可悲的是,这种情形在中国国内学术研究中正日渐漫漶开来,“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过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内一部分学者认为在今天,研究《诗经》、《红楼梦》、莎士比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真正的审美已经来到了超市、街心花园、女性的身体、广告、麦当劳等领域,我们应该在这些领域中,而不是再在经典的艺术中谈论审美!这样的口号对于那些正在享受着麦当劳、超市、街心花园甚至是女性的身体的人来说,听起来的确是相当悦耳的。但是再往细处问:这些学者又是如何在超市、广告、街心花园中分析出美来的呢?揭开了看,他们其实还是在用着不新的美学批评术语和方法来谈论这些新对象,意象、形象、叙事、表现、再现……何其耳熟能详,其实就是从经典艺术的美学批评中产生出来的解读方法,那为什么又义形于色地要向经典艺术告别,拥抱所谓的“日常生活”呢?这种粗暴的唾弃自己的精神根源,向“他人”投怀送抱的姿态,只可能解释为这个“他人”能够满足他的私心杂念、个人利益。对于身在中国的“审美化”的倡论者来说,这个“他人”就是中国的商人,或者说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大款”。所以我们说,在中国这一部分人所提倡的“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其实是“大款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美学”究其实是“北京三环以内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语而就在这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者们在“审美”“大款”们的“日常生活”时,他们本身也变成了“大款”、“富人”。他们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术研究本身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部分。

  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质:向富人们投怀送抱的“食利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8-03-1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德胜 杨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边界”问题
下一条: ·[王德胜]在文学“边界”之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