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06 | 点击数:20660
 

昂利·列斐伏尔

Henri Lefebvre

  1901—1991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列斐伏尔于1901年出生在法国斯科尼一个官僚家庭里,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对贫乏的法国官方哲学不感兴趣,在寻找可以接受的哲学的过程中,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他和波利泽、摩昂日等人关系密切,形成一个人数不多的哲学集团。他还与法国文艺界的超现实主义运动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在这一运动的影响下,迅速投入现实的政治斗争。1928年,他创办了法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刊物《马克思主义杂志》。1929年,他参加了法国共产党。1930年开始任大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他的教授职务被解除。1944年以后,他历任杜卢斯法国广播台主任、国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巴黎大学农泰尔学院社会学教授等职,1973年退休。

  列斐伏尔是一位和20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在其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60多部著作、300余篇论文这样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 ,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辩证唯物主义》(1938)、《日常生活批判》(1946)和《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值得一提的是,在列斐伏尔的重要著作《日常生活批判》(1946)第1卷于1991年被首次英译刊出之后,其后两卷的英译本也于近年问世。这是继《日常生活批判》(1946)三大卷的德语与日语译本之后的第三种外文译本。

  列伏斐尔批判资本主义形塑的空间,提出了空间三元论,并区分抽象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对立关系。所谓的抽象/社会空间,类似一种中心/边缘的对抗关系,抽象空间由知识和权力相互交错构筑而成,是层级式的空间,适用控制社会组织的人。列斐伏尔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形成的扩张系统性暴力,认为资本主义所生产的抽象空间反映资本与国家之权力,因此他描述抽象空间为一个视觉/几何/阳物的空间,同时是现代性的征候与构成,而公共空间正为现代性之核心范畴。

  对列氏而言,西方对领土的殖民,与对阶级、性别和异己者的支配是不断进行的。这种公共的,以及隐含了客观的时空概念之界定,常常由帝国主义之扩张与殖民支配而植入第三世界,伴随着数学精确技术的空间区划,按土地权利的认定进行殖民,这就是时钟的权威与地籍图专制性所建构秩序专制与现代化权威。而社会空间是相对于抽象空间,非完全由权力者控制的,是一种实践的、零碎的、社会成员外部化与物质化的日常生活经验。但资本主义逻辑下,空间虽有权力交错,但大部份被资本主义所控制。

  相关研究文献:

  1.仰海峰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北京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

  2.刘怀玉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批判 《求是学刊》 2007年第3期

  3.吴宁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哲学研究》 2007年第2期

  4.吴宁 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5.吴宁 列斐伏尔视野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 《燕山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6.黄继锋 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 《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3期

  7.刘怀玉 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8.吴宁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

  9.刘怀玉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以列斐伏尔为个案 《河北学刊》 2005年第3期

  10.刘怀玉 消费社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重要转向——以列斐伏尔为主线的研究 《理论探讨》 2005年第2期

  11.范海武、刘怀玉 “总体人”的辩证法——论列斐伏尔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南京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

  12.刘怀玉、海悟 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后马克思哲学”转向 《南京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13.刘怀玉、范海武 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 《求是学刊》 2004年第1期

  14.刘怀玉 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 《求是学刊》 2003年第5期

  15.刘怀玉 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哲学动态》 2003年第5期

  16.张双利 列斐伏尔的现代性思想述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年第4期

  17.刘怀玉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后转变 《现代哲学》 2003年第1期

  18.仰海峰 列斐伏尔与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哲学》 2003年第1期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网页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
下一条: ·[刘怀玉]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