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将马克思的某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领域而开辟了一个新的学科,而且还在于他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而不断地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进行改造和发展,他提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所没有的新主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修正。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他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作了逻辑的分析与揭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而在第二卷中,列斐伏尔走出了异化理论的一般框架,放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将日常生活视为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两个“平台”之外的一个新的“平台”,并且日常生活这个“平台”已经处于比生产更重要的主导性的位置上,日常生活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过程而成为社会的核心位置。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斐伏尔的批判理论又发生了改变。他认为,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理性控制已经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消费领域,日常生活已经完全异化。这是个风格丧失的时代,也是走向物的功能化的时代,符号流行并主导了现代日常生活世界,日常性规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已沦落为符号世界的客体,而我们已经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俘虏并无法自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目的就是要以总体性的策略来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世界进行文化革命。
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与传统,大体上说都是理论上的“强者”与实践上的“弱者”,“意志上的乐观主义者,理智上的悲观主义者”(Bud Burkhard:French Marxism between the Wars,Henri Lefebvre and the“Philosophies”,Humanity Books,2000,p223)。列斐伏尔及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也不例外,他一直投身于日常生活革命道路的探索,但都无果而终,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对现实压迫的抗议。列斐伏尔把革命理解为改造生活并非无合理之处,但也面临一个深刻的矛盾,即缺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斗争的支持,革命本身将沦为一场只开花不结果的狂欢。他的日常生活革命追求的是一种总体性的人,是一种总体性的、幼稚天真的乌托邦理想,1968年著名的法国“五月风暴”这场城市革命已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作为西方学生运动与左派社会运动思想领袖的列斐伏尔,也很快地变成了“昨日辉煌”。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强调社会的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终极关怀”与哲学形而上学的理性设计、理性假设,都包办不了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事,他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离开了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改造,把日常生活置于社会变革的中心,难免有所偏颇,不切实际。他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目的是使总体的人、全面的人呈现出来。他的日常生活批判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批判的补充,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有益扩展,但它以人们放弃追求宏大目标为代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列斐伏尔的理论过失之一在于,他过于极端地把都市化与工业化相割裂,而没有看到脱离工业化这种强大物质基础的都市改革,只能是一种“可爱而不可行”的空中楼阁,只能是一厢情愿。其过失之二在于,他武断地抛开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批判与变革,试图在文化这个表层上越来越“主导”、而实际上仍然是次生的、边缘的领域来寻找医治现代性痼疾的良方。这是舍本逐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政治弱智。迄今为止,工业生产方式与官僚化、理性化国家管理机构,毕竟仍有着持久的、巨大的变革潜能;与这架巨型的理性机器相比,“文化革命”只能是一台小得可怜的马达,它不可能胜任落后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现代化建设。历史业已证明,列斐伏尔曾经给予厚望并投入很大热情的中国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这幕发生在一片落后国土上的、激进的反官僚主义、反现代化的狂热闹剧,不仅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一场高度体制化的文化噩梦。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系)
(刊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4期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行院)系统科研网 2006年02月27日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