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有情人“七夕”过节哪不妥? 该不该恪守传统?
  作者:蒲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26 | 点击数:6807
 

 

  8月25日,“七夕”即将来临,苏州民间艺人郑仙云夫妇展销其赶制的以双喜临门、
鸳鸯戏荷、蝶恋花等浪漫爱情为主题的民俗传统剪纸。 王建中 摄


 

  8月25日,安徽省淮北市某一花店工作人员在展示为“七夕”情人节准备的花卉。当日,安徽省淮北市各鲜花店
不同品种的祝福花卉热销,许多年轻人走进花店购买鲜花,迎接“七夕”的到来。 中新社发 王璋闻 摄

 

  中新网8月26日电(蒲波) 作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没有争议。但对于商家炒作“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专家学者深感不安,纷纷表示反对,至今未平。一时间,“中国情人节”之“元宵说”、“三月三说”和“春天说”都亮相。

  作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没有争议。但对于商家炒作“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专家学者深感不安,纷纷表示反对,至今未平。一时间,“中国情人节”之“元宵说”、“三月三说”和“春天说”都亮相。

  是否把“七夕”当“情人节”过,专家说了能算?西方文化语境里,“情人节”是有情人的爱情纪念日,不是像瓦伦丁那样的罗马圣教徒才有资格过 “2?14”。那么,“中国情人节”又何必在乎已婚还是未婚,在乎赏花灯、郊外踏青还是一年一度鹊桥相会,何必用传说中或者古代传统中的爱情套路来禁锢今天的爱情表达?专家“咬文嚼字”,扎故纸堆,恪守“七夕”传说,囿于中国传统,反对“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是否妥当呢?

 

  “七夕”不是“情人节”?请专家找个“中国瓦伦丁”

  专家普遍认为把“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七夕”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是已婚夫妇,他们之间的那种“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和婚前情人或恋人之间的情感是不同的,所以“七夕”应该是“中国爱情节”而不是“中国情人节”。倘若定为“情人节”,则是不自觉地将“七夕”和“西方情人节”对立起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赵书也曾指出,七夕节的含义不仅仅包括男女爱情,它还歌颂家庭中永久稳固的感情,歌颂心灵手巧等劳动品质。如果因为“洋节”在中国受到追捧便酸溜溜地抬出个“中国情人节”来,只会使传统文化成为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

  可见,对“情人”二字的理解以及“七夕节”的传统内涵成为专家排斥“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关键所在。如果要硬套“西方情人节”来源的两个版本, “中国情人节”确实子虚乌有。中国一没有违背君主意愿为情侣主持婚礼的瓦伦丁修士,二没有在死刑前与典狱长女儿相爱的瓦伦丁修士。

  在西方,瓦伦丁殉难的纪念日成为“情人节”,这是表达对真爱的渴望、追求和珍惜。未婚的、已婚的、求婚的都可以选择“2?14”作为自己和心上人之间互通心声的特殊日子。在中国,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何尝不是牵动万千有情人的动人爱情?相识、相知、相恋和相思等爱情情绪都在“七夕”相会那一天迸发。把 “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有何不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6日 07:5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齐守成:“七夕”节与“情人节”不是一码事儿
下一条: ·乞巧节:改良“七仙祭礼” 女子成年礼重现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张勃:共建共享过七夕
·2018七夕旅游指南——你身边的“非遗”专家Cue你·[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
·[宋红娟]歌谣与情感 ———从情感人类学看西和的乞巧歌·[韩雷 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
·[刘晓春]乞巧拜仙 金针度人:宋以来广州地区的“七娘会”·[朱双燕]2016年武义七夕节接仙女仪式的田野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