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大型互联网调查: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七夕”
  作者:马子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2 | 点击数:6512
 

  中国文化报、搜狐网等联合开展大型网络调查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七夕”

  流传了2000多年的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七月初七,也因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演绎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然而,虽然社会各界积极呼吁应大力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像牛郎织女传说发生地之一的山东沂源积极策划,一年一度推出“七夕情侣节”,通过举办集体婚礼、相亲大会、情歌对唱等传统文化活动对七夕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但是七夕节期间,更多地方仍然是冷冷清清,远不像一些“洋节日”那般火爆。

  七夕节在大众心目中认知、受重视程度如何?七夕节应该定位什么主题?用什么方式振兴七夕节?七夕节是否应该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围绕这些问题,在今年七夕节来临之际,本报与搜狐网、中国网以及山东沂源,共同推出“七夕情侣节”大型互联网调查。

 

  七夕内涵失去太多

  调查结果显示,90.09%的被调查者知道七夕节来历,超过32%的网友认为,七夕节就是情人节,尽管七夕节历史比西方情人节早数百年产生。

  “中国的典籍没有记载过有关情人节的内容,说七夕是情人节,纯粹是商家和媒体炒作的结果,官方从来没有正式认可过,老百姓也未必认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对中国情人节说法予以坚决抵制。他认为“情人”在古代中国是指不正当男女关系,中国没有专门的情人节,七夕只是带有恋爱意思在里面。民间节日的形成都有自己的规律,要有信仰支撑,不是凭空而来。

  广东民俗学会会长刘志文正好持相反观点。他认为,中国有3个情人节,分别是正月十五、三月初三(上巳日,旧时男女踏青的日子)和七月初七。七夕从产生起就纯粹是个爱情节日:仕女向河汉祈祷找个好郎君,夫妻祈祷过上好生活。他指出,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关于七夕的爱情诗歌。其实西方2月14日情人节的故事并不美满,按照中国的说法甚至“不吉利”,只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把它当好日子来过。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按照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情感。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其实是不自觉地将它和西方的情人节对立起来。

  在调查中,25.53%的人认为,七夕节应该被定位为 “夫妻节”, 19.22%的人认为七夕节是“情侣节”。但超过80%的人认为,七夕节的主题是爱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七夕应被定位为乞巧节或是女儿节。

  然而,据民俗专家介绍,七夕习俗中流传最久、最广的主题其实是“乞巧”。“乞巧”原意是大姑娘、小媳妇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牛郎织女七月初七鹊桥聚会的爱情神话,七夕原有的文化体系已被破坏。因此,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度的提高,对传统节日内涵的再挖掘和继续丰富很有必要。辽宁省社科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民俗学者李阳认为,如果非要说有个中国情人节,三月初三,代表男女春游交往的上巳节更合适。

  调查中,56.63%的人说自己“从来没过过七夕节”,只有12.43%的人表示“每年都过”,尽管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但七夕节对很多人来说,依旧是那么陌生。

  在民俗专家眼中,七夕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浓情蜜意”的节日。但传统七夕的内涵决不止于此,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双七节、香桥会、巧节会。农历的七月七日还有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七夕水、盘古王节以及耕牛生日等节日名称。民俗专家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称,这么多种不同的过节方式,是因为这个日子积淀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们对生活的诠释,任何一种都不应当被遗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中国文化报 2009-09-01 11:0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何彬]传统仪式的复兴与变容: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比较研究论
下一条: ·齐守成:“七夕”节与“情人节”不是一码事儿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