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萨满文化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萨满文化研究

[孟慧英]满族民间文学的萨满教传承
  作者:孟慧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6 | 点击数:17878
 
 
     三、萨满传承影响下的满族民间文学特点
     萨满传承是满族口碑传承的最古老的形式,也是后来很长时间内民间文学传承独立运动后的陪伴者,这就决定了萨满传承对满族民间文学内容既有内在的制约,又有外部影响。满族民间文学中这方面的特点是鲜明的。
     1.族体个性鲜明
     在满族不同姓氏、族体中搜集到的民间文学作品,虽不乏许多一致性的东西,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内容显现出不同点,越是古老的体裁或内容,越如此。可见满族穆昆制下的文化传承制约了她民间文学的这一特色。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满族的穆昆组织是社会组织的最基本单位,它由原始时代氏族组织延续发展,至今已成为支系众多的家族宗姓。血缘族体不仅在过去的部落战争中是一个战斗群体,而且在如今满族居住区内也是生活联系的重要纽带,他们或住一地,或相距不远,共同举行祭天祭祖,同拜一个族谱,同受一种传统教育,满族穆昆制度至今没有中断,在一定意义上说,萨满是这种制度的体现者。萨满仍是本穆昆的侍神人,向本族群众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为本族培养新萨满,卜择推演安排农事活动和婚丧嫁娶等事。总之,萨满是血族局部利益和文化的代表者。
     满族各姓流传着天地人是怎么来的之创世神话,部落来历和部落经历,部落祖先和英雄的长篇传说或短小故事等,它们是穆昆和知识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本族成员才有可能充分听取这些属于神圣性质的族史,各姓也自觉地不越禁规,因此不同姓之间对对方的神谱族史很神秘,猜测之言常见。
     事实上共同的经济生活,民族命运、文化传统、民语族言使满族民间文学必然产生许多共同性的东西,然而不同姓中间出现的同类型故事的不同异文,甚至独有的故事却不可轻视,应该考虑到族体传承因素的影响,或许萨满们就是要坚持这个异点从而表现族体特点,也未可知。
     满族不同族姓保留着不同的口碑内容。黑水女真后裔保存着《天宫大战》,东海女真后裔遗留着《乌布西奔妈妈》,富察氏世代相传自己的光荣祖先萨布素将军的故事《萨大人传》、《东海沉冤录》则是曾受乌拉部征服的东海女真人后裔秘传至今。各姓所祀神的解释也十分独特。
     满族不同姓氏的民间文学组成了满族民间文学大花园,珍奇艳丽之花比比皆是。族体之花的种子不能不说是萨满栽下的。诚然族体传播民间文学的功劳也不仅仅归于萨满,在民问文学传播独立之后,传承人的限定松驰了,但族体传承这个靠萨满维护的传统,依赖着穆昆制下的生活活动,或多或少被承继下来。此外满族民间文学传承的地域性、亲属网、师承等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
   2.历史累积深厚
萨满教从原始社会的繁荣到如今的衰落中有一条它自己发展演变的路程,社会变革与前进,使它一方面要保持立身传统,一方面又要适应历史发展。考古学和现实民族志资料都对满族萨满教的历史演变有所揭示,特别是满族现今各地、各姓之间萨满教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满族萨满教发展方面的运行轨迹。和这样的宗教文化相适应的满族民间文学也是一部精彩的满族文化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上一条: ·[王宏刚]萨满教的英雄崇拜与北方民族的崛起
下一条: ·[麻健敏]试析清代福州满族萨满信仰与本土巫文化的结合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