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萨满文化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萨满文化研究

[孟慧英]满族民间文学的萨满教传承
  作者:孟慧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6 | 点击数:17879
 
 
     二,萨满的创作与传播是口碑传承的主要表现之一
     与萨满教的混融特征相适应,萨满在原始社会中的职能也是多方面的,这种特点一直延续下来。
     萨满的职能一方面表现在神职上,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现实作用上。满族的萨满一般属于他出生与生活其中的血缘群体,他是这个群体的侍神人,为本族主持祭神活动,占卜、治病,保持与传播宗教文化。例如在部落社会时期每逢自然灾害降临,萨满便随时举办祭祀,祈佑禳灾,每逢征战或其他与族体命运攸关的集体行动之前,萨满便向神祈佑,保护阖族安全,万事如愿;在族人葬礼的肃穆时刻,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萨满不失时机地宣讲族规、族史、砷话、传说……由于萨满沟通人神这种宗教职能的强烈影响,萨满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满族传世的口碑文学,我们看到在部落战争时期萨满是重大军事行动的决策人,是交兵场上的勇士,也是与别部神祗奋争的英雄。的确,萨满是族体精神力量的象征,是族人向心力与战斗力的旗帜。兵权与神权合一的萨满在历史舞台上作为核心角色,曾演过惊心动魂的活剧。根深蒂固的传统使满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尊重萨满的习惯。他沟通人神,善解神意,阅历丰富,知识渊博,为人正直,技能全面或高超等,由此常被作为氏族威望的体现者,族体文化水平的代表。一个穆昆的文化素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萨满的水平,他们是本族最有水平的文化人。
     在萨满教盛行的满族发展历史的早期阶段,很难想象有一种胜于萨满的文化传播人,只有萨满有权威、有能力将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萨满教文化传承下来。当然这并不排除别种传播可能,但萨满文化传承应视为首要的。
     在原始的人神杂糅时代,原始宗教的神职人员阶层还没有形成,围绕它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规法也是后来出现的。萨满特殊的宗教与世俗的作用没实现之前,原始宗教文化是由整个群体共同承载的,每个人都可能通神,都有相同的权力解释说明并传播所经历的事件,所产生的感受。但是当萨满逐渐成为侍神的特殊阶层,关于他们的特别敬重不只通过感情而且通过实际利益来表现的时侯,文化的创造、解释、传播权,也随着宗教权威日盛而归于有影响和威望的老萨满名下。满族的许多老萨满说他们是精神领袖,血缘族体权威的文化人丝毫也不过分。
     权威性在萨满一方,必然使文化传承方式以宗教的面貌出现。它主要表现在创造与传播两个方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上一条: ·[王宏刚]萨满教的英雄崇拜与北方民族的崛起
下一条: ·[麻健敏]试析清代福州满族萨满信仰与本土巫文化的结合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