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文化能很好地传承下来,恰恰说明了口述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这是非物质文化的生存能力。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在物质文化消失后仍能顽强地存活下来,是因为它具备很强的传承性与传播性,也是说部的重要非物质遗产特征。说部作为满族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形式,传承是其历时性的延续,传播则是共时性的或空间上的传布。说部保留了历史发展的真实历程。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先进而发达的民族的进步,在这个民族中有人朝着新的发展方向做了新的突破,而这个民族中人群从此跟着这个创新而不是固守传统的发展方向。他们对这个创新加以模仿,从此走出围城,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了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城乡文化的不同。后者之所以是民俗民间文化的广阔原野,原因也正在于此。但是,传承性作为保存历史的功能和价值是功不可没。传承性不是孤立地作用于民间文化的发展,它是与其他特征共同作用民间文化的。
在说部《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中,诸多女真生活习俗同蒙古族文化和嫩科尔沁一带的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充分地展示出两种文化融合和交插的走向和脉络,这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特点和优势。古籍和诸多文本文化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这部分文化形态丰富而广泛地被传承在口头说部中,说明了说部是一种充满活态的文化。说部的流传不仅是历时的传承,还有空间的传播。说部作为民俗文化向四方传播,其扩散的广度,表明了人类共识的深度,也表明说部文化的影响力度。说部的传播扩大了说部文化的传统的保护范围,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核心问题为固守点,只变化其外表和外在的形式,使这种文化在变与不变中千姿百态又万变不离其宗,这又大大地提高了说部的生命力。我们在抢救和研究说部中发现,无论是战争、迁徒、交流、仪式、接触、庆典、娱乐等诸多场合与手段都促成说部的传播,它是一种从未间断过的形式,从古流传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说部中提到的故事和事件充满经验性和历程感。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价值在很重要层面上是其本身总结民族生活历程,提供民族生存经验,表述民族生存理想,展示民族心理精神的。因此,人类学者不断地去注意和发现这种口头传承的文化中的事实和事件,从中寻觅文化传播的痕迹,并注意到这种痕迹在一个民族口述文化中被保留得更加鲜活和真实。寻找文化传播的痕迹就要认真分析依据的标准。一是质的标准即物质的东西的形态及社会制度,社会观点的构造与作用;二是量的标准即质的类似点的数量多少。在说部中,大量的北方民族生存经验和生存体会的事例被保存和传承下来,用桦树皮造纸的经验和过程;皮子的熟制;不同兽肉的制作保鲜和贮存;观察林中的“树号”和识别地上的“草标”;渔油灯的制作过程;用皮子压窝棚时的方法和程序。许许多多经验,是祖先传承给他的子民的生活经验,不能也根本不会传给别人。说部中保留了大量的珍贵文化类别。行话,隐语,这些北方民族在久远的生存历程中的重要积累,都能在说部中被珍藏和保留下来。在《飞啸三巧传奇》中动物也通人性人语。在小莱塔带领穆哈连去探“韩家窑”时,奇格勒善和小狗的对话表现了人与动物的情感和人对自然的开发结果,表现出一种历程和一种创造。事实上,北方的生活中有“懂鸟兽语言”的人,但见于记载的资料太少。而说部中竟然有非常丰富的记载和表述。
产生于北方民族历史形态中的说部带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特点也往往体现在一种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上。说部的民族性使它的地域性生存形态更加突出;说部的地域性又使它的民族精神传承更加清晰和鲜明,这使得说部所传承的知识、智慧、信息更加突出自己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说部《雪妃娘娘与包鲁嘎汗》中真实地记录了人与自然融合的可能。包鲁嘎汗失掉了母亲恰好与失掉了崽子的母狼寻崽相逢,于是使他成了狼的传人。从此大自然和动物给了他力量和精神上的能力,使他成为了后来的“汗王”。在这里,北方民族在久远生存历程中的生活情况被描述得真实可信,解释了人类“图腾狼”的科学原因。一是狼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它抓到一只野兽连骨头都吞下去,这是因为得到食物的不易。二是它们懂得团结。民间称狼非常抱团,一只狼要是一叫唤,其它的狼即使不是一伙,只要是一类便跑过来援救。有时它们吃饱了,就把剩下的猎物埋起来,撒上尿,其它的狼就能闻出味来,到这儿吃完再埋上,别的狼类还要回来充饥。三是狼群有严格的规俗。它们的等级观念非常强。狼群知道照顾老弱病残,机智,敏捷,勇敢。说部向世人展示出一个道理,为什么马背上的民族不把马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相反却把马的敌人——狼,作为图腾,这种看似反常的逻辑中却包含着深刻的草原逻辑。
说部把人类图腾自然,崇拜自然的观念阐述得如此清晰,展示和记载了人类生命史的真实历程。从这一点上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载和保留了人类真实生活形态的重要文化,并以真实科学的事件和例证让人们沿着这种事件的例证,去清晰地探出北方民族思想发展历程,也清晰地探出人类在生存历程中那种存在决定意识的科学认识产生的过程,这在一般的文字文本中是不可能见到的。
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说部增添了鲜活的文化内涵。就是在今天,北方民族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都来自于文字记录的资料,而如说部这样详尽生动地讲述人对动物和自然图腾原因的却没有或很少。特别如记载一个地域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说部的功能更加具体,这是因为口传文化属于人类的记忆型文化。记忆依靠人类自己从自然生成的规律出发去认识事物,认识自己,这样就使说部成为一种活态文化存在于人们的自然生活之中。说部因其思想和内容充满活力使其具有思想的诱惑力。但是说部这种在北方民族的地域上土生土长的文化却是任何文化无可比拟的,它的作用将会对人类未来,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创新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而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和珍贵文化价值。传承说部的传承方式的研究,是我们对非物质文化特征的重要研究。方式是人类思想和观念的产物。胡塞尔说,直面事情本身。其实方式已经向我们展示出最具体和真实的传承结果,只要把握住这种方式的具体过程,就真实地记载了这种科学历程。
满族说部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形态已形成自己固有的模式,那是一种神圣的表述模式,一种神奇的文化版块,一种独特的历史遗存,一种不朽的民族创造,这也形成了一种不朽的文化模式。模式化反映这种文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而类型化又说明了这个民族的发展的思维方式,结构情感和描绘历史的手法与经验。这是人类在探索生命生存历程中所获得的重要成果。因此我们提倡保护说部的口传形式,我们应该将说部的文字文本同口头传承文本一同保存下来,作为主体贮存的方式保存下去,把其模式化和类型化的形态存放在它自身的传承空间中,这似乎更是人类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挖掘,保护和贮存。保留说部本身的模式化和类型化不单单是目前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因为科学地保留文化形态可以使我们从对文化的归纳,认识、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总结民族民间文化内部运动规律,从而为构建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鲜活的理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