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贾丽英 武广洁]汉代的致爱巫术“媚道”为何如此繁盛
  作者:贾丽英 武广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31 | 点击数:12784
 


  媚道是一种致爱巫术,就是希望利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获取爱情。此种致爱术不完全等同于民俗学中各民族的致爱秘术。民俗学中的致爱术多为单纯的求偶术,侧重于用媚药和咒语来得到对方的爱情,而不是加害于人。媚道则不仅杂取各种求偶术,而且主要是“蛊诅他人,求己亲媚。”即靠攻击陷害他人,来求取自己的宠爱。这种巫术多出现在妻妾众多的家族中,尤以皇宫为最甚。同时也是被汉政府严加取缔和禁止的巫术。

  一、媚道的流行

  媚道起源甚早。《周礼·天官冢宰》提到内宰之职掌:“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衰,展其功绪。”郑玄注:“奇袤,若今媚道。”也就是至少在先秦之时,媚道就在宫廷或民间秘密流行,且有专职官员来禁行。

  到了汉代,媚道仍然是严禁的。《周礼注疏》贾公彦疏:“汉法又有宫禁,云‘敢行媚道者’……”但是,法所禁止的,正是社会所存在的。我们知道,汉代的史料相对后世来说少得多,不过,仅从正史当中笔者就见到有7例媚道案。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

  其一,媚道在汉代属于犯罪,而且是严重的犯罪。上述7个案例,不管是真正的媚道案,或被诬陷是媚道的均受到严惩。轻则废后、重则弃市,有的家族父兄被诛。

  其二,媚道是宫廷斗争的妙方。这7个案例,除了史子回妻媚道案出自于列侯之家外,其余6例均发生在宫廷。也可以说媚道是宫闱斗争的一大特色。而且,由于巫术本身的神秘性,一旦被诬行媚道,往往很难洗清罪责。所以,媚道是宫廷斗争的有力工具。实际上,不仅是上古时期,即使到了唐宋中古社会,媚道仍然是宫廷之争的灵丹妙药。典型的案例如武则天诬王皇后媚道案。武则天为太宗宫人,后人宫为高宗昭仪。“俄与后、良娣争宠,更相毁短。而昭仪诡险,即诬后与母挟媚道蛊上,帝信之……遂下诏废后、良娣皆为庶人,囚宫中。后母兄、良娣宗族悉流岭南。”后来,王皇后和萧良娣惨死武则天之手。

  其三,媚道不仅发生在宫中,也发生在其他妻妾众多的家族。我们知道,正史的记史者往往侧重于帝王将相,普通家族中的事例少见于史册。但仅从褚少孙补注的史子回妻媚道之事,也可以窥见此种巫术在社会中的流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网易历史 2009-07-30 16:16:53

上一条: ·[赵文祠]当代台湾社会的宗教变迁
下一条: ·[叶春生]崇敬仪式的演绎与张扬
   相关链接
·[王悦]汉代匈奴服装材质融合的造物观念研究·[杨延平]汉代西王母神画嘉禾图像再探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刘程]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巫术意象
·[楚天佑]中国民俗舞蹈中的男根崇拜及其寓意解析·[鲍燕飞]礼俗互动视角下立春鞭春牛巫术信仰的演变
·[马荣良]寒食节的异域渊源·[苏荟敏]巫术的性别政治
·[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王东杰]"讲故事"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
·[刘亚虎]娅王形象的内涵及“唱娅王”仪式的巫术原理·[顾忠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世界图像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考察
·[张洪彬]巫术、宗教与科学:重思晚清的风水批判·[赵洋]观念与思想:汉代虎形肖形印的解读
·[巩宝平]略论汉代节日的基本特征·[朱毓瑶]汉代民众的精神世界初窥
·[王自梅]巫术仪式与文学治疗研究·[潘昱州 彭荔 柯小杰]虫蚀纹:中国文字的另类缘起物
·[何泠静]海外苗族原始宗教的展演·林富士:吾将上下而求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