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藏彝走廊”:多民族和谐共居、文化交融的缩影
  作者:记者 杨跃萍、章利新、赵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30 | 点击数:4861
 

 

  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记者 杨跃萍、章利新、赵颖)在昆明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上,滇、川、藏毗邻地区“藏彝走廊”引起了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和谐共居、文化交融的缩影。

  “藏彝走廊”主要指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与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六江交错的高山峡谷地带,系滇、川、藏毗邻地区。目前,有20多个民族在“藏彝走廊”和谐共居,居住人口达1000余万,其中530万是少数民族。

  “藏彝走廊”这一概念由已故的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得到中国人类学界的广泛共鸣。“‘藏彝走廊’内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过程,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历史上的族群和文化互动,有助于我们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民族学家、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说。

  这一区域内居住着藏缅语族中的藏、彝、羌、傈僳、白、纳西、普米、独龙、怒、哈尼、景颇、拉祜等民族,其中以操藏语支和彝语支语言的民族居多,故称之为“藏彝走廊”。同时,走廊的南部还居住着壮侗语族中的傣族和壮族、苗瑶语族中的苗族以及孟高棉语族中的一些族群。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硕介绍,“藏彝走廊”是目前中国民族种类最多、支系最复杂、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的地区。如区域内的藏族群众就使用尔苏语、纳木依语、木雅语、嘉绒语等11种支系语言。

  石硕同时认为,“藏彝走廊”内的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现象十分突出。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袁晓文认为,生活在“藏彝走廊”的诸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但各民族之间仍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藏、纳西、白、普米、傈僳以及生活在西藏林芝地区的珞巴等民族,都有着喜爱穿毛皮衣的习俗,原因在于他们都是古代氐羌人的后裔。

  由于沟谷纵横形成交通阻隔,“走廊”里的文明不易受到冲击。最重要的是,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民族学资料证实,“藏彝走廊”是一条古代人群迁徙的通道,“走廊”内的民族不断迁徙,多元文化在此得以生根。

  藏缅语族各族的先民数千年来一直进行着从其原居住地黄河上游一带向南迁徙的过程,其中一部分人走出狭窄的“藏彝走廊”,进入广阔的高原或冲积平原建立了新的文明,还有一部分则留在“走廊”内继续生息繁衍。

  民族学家李绍明认为,数千年来,“藏彝走廊”一直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与外界密切联系,不同的文明得以交流,促进了多民族的发展。

  “在世界许多地区,强势文明进入后,土著文明往往会消亡。但在‘藏彝走廊’区域,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交融,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机制。”石硕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9年07月29日 23:00:5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求诸野”的文化“护根”行动
下一条: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国际时尚“激活”古老传统
   相关链接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米海萍]黄河上游地区多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陈亚文]剥离与熔铸
·[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周永健]论黔中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孙正国]多民族叙事语境下中国龙母传说的“双重谱系”
·[晏周琴]甘肃省莲花山地域多民族共有的泉神信仰及象征意义·[曹娅丽 邸平伟]水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
·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多民族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书讯|《多元一体视阈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