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木朵]桑克访谈:发现风俗与灵魂的痕迹
  作者:木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3-27 | 点击数:8944
 

  ④木朵:听闻一观点:现存世之六十岁以上的诗人往往不够“当代”,新诗历程虽有,“传统”之议未定,归因于每每六十岁之上的前辈才力衰退、风骨不存——既不善于提携、褒奖新人,又自身难保,被市场经济熏得方寸大乱,别说圈外,即便在“业内”也不能达成真切的显赫声名。好似一件彩衣,每次都织成了一半,就停住了手脚,坏了机杼。你认为长于你二十岁以上的健在诗人中,堪称这一说法之例外的是谁?你与这些诗人之间愿意保持怎样的关系?或许,现实是“灵迹成蔓草”,留给你的只是“苔径试窥践”?甚至有这样的观点:新诗的重新抖擞如有“明星诗人”引路,就更便于达成,就好比无数的现实情况都在他们身上凝聚,产出醒目的标准。关于一首佳作,它可以符合或制定怎样的标准?

  桑克:同行之中无论长幼存殁,我都愿意保持一种精神联系,这合乎古训“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合乎现代生活的基本规则。我愿意向所有同行的奇妙之处学习,这是因为我仍旧坚信这一古老的真理:三人行必有我师。至于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正和我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样,已经成为我刻骨铭心的教训,这对持续性的进步形成有力的支撑。对老同行,我一向认为不必急于否定,这和不急于肯定一样,都需要认真地研究与思考。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诗歌使命,我这一代人也是如此。超越时代的事情并不容易达成,你的年龄愈增,你愈是觉出宿命的力量。一些人之所以把否定老同行当作成长的必要前提,与不破不立的思维定式有关,与内在的弑父情结有关,我以为这是需要认真检讨的。对新同行,压制是可耻的,但磨砺是必须的,但压制与磨砺之间较难区分,关键还在于效果与人心。就我而言,对新同行,更多的是鼓励,鼓励他们身上所显现出的哪怕是微弱的闪光之处。但这一鼓励也是有度的,不能过分,否则就失于溺爱。无论老新同行,正常的批评都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有所根据,不能先有结论后有推理,更不能情绪用事,而对诗人来说,不动感情的批评是过于艰难的。怎么从一个诗人变成一个有效的批评者,这就需要理性的力量。因为完美的诗是不缺少理性的。同样,我也这么说,完美的诗也是不缺少感性甚至是神秘气息的。直觉有时是精确的,但它同时也能欺骗自身。历史给我留下许多可以继承的遗产,现实给我留下许多典范与教训,我想我还没有走到荒原的边缘,还有一些前驱者为我披荆斩棘,还有一些同行者在不远处馈我孤独长夜之中难得的安慰。而标准呢?此时此刻,我更愿意谈谈更大的标准,这个标准我没有达到,但我正在努力。这就意味着我是未完成时的。我不仅用这个激励自己把诗进行下去,也激励自己勇敢地活下去。因为绝望,所以不死。

  ⑤木朵:哈罗德·布鲁姆予人标准的“文学标准”收集者印象,他在《西方正典》中有一设问,关于文学在当代社会不堪一击的原由。他认为这是一种“共同的错觉”在作怪:“即人们误以为,想像性文学(我们常如此称呼它)与其他艺术相比较,只要较少的知识和技能就能被生产和被理解。”这种错觉也在东方普及,甚至前不久,不少人认为只要敲击回车键分行,就可以变废为宝地得到“现代诗”,乃至于编写一个做诗软件,“诗”无须漫长的孕育便能呱呱落地。也有人突然拥有灵敏的鼻子,嗅到了“当代文学”形如腐尸的恶臭。如何重拾文学的儆戒?

  桑克:布鲁姆还是比较客气的。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错觉,而是无知造成的。无知者无畏,这是必然的。不仅诗歌如此,其他艺术如此,而且整个人文科学都给某些妄人以这样良好的感觉,即这些技能和知识都是人人一望便知,或者生而知之的。有没有一望便知或生而知之的?有,某些生活常识。而诗歌不在其列。即使天才也需接受教育,哪怕是孤苦的自我教育。何况天才往往是历史性的,他只有成为历史,才有被认知的可能,这就是天才的宿命。但在中国似乎恰恰相反。这让我想起牛二,那位北宋时期的城市英雄,他可歌可泣的事迹和替身至今未绝。一个具有初级知识和技能的人,写出一首看起来还不错的诗,是完全可能的,但要知道这仅仅是一种偶然,如果把这种偶然当作必然,那么即将走向虚妄之路,就如画画一样,个别的涂鸦也可以登堂入室,但大多数的涂鸦仅仅是涂鸦,具有文化价值而没有艺术价值。即使从学理上讲,以天才行迹描摹普遍性也是不合适的。所以,我希望,谈诗的时候尽量不谈某些特殊的例外,它对普通的或大多数的从业者没什么启发性,害处倒是一大堆。

  诗与散文最大的形式区别就是分行,这没错。但只满足于这一个条件就能成为现代诗吗?肯定不能,至于能否成为优秀之作则更是无从谈起。分行是一眼就能识别的形式,能认识到这个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种关键的认识需要强调:分行其实是一种极其精密的技术。在什么位置分行?怎么形成每行的节奏?是否需要跨行?分行之后上下行之间究竟维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而且检验分行是否有效或精妙还要赖于之后的阅读效果。即使做到这一步,满足了分行的要求,那么也是相当初级的。因为诗歌的其他技术要求也是蛮多的(在优秀的作品之中之所以看不到某些技术,并不是它们不存在,而是隐形了,因为技术是训练时的必要功课,这就像唱戏的要吊嗓子,跳舞的要压腿,那些说写诗不需要技术的人,要么是哄你玩,要么就是不想教你真东西),它的门槛没有看上去的那么低,实际上非常之高,传说它是文字艺术金字塔的尖儿,我以为是比较老实的描述。这些本来仅仅是常识的,但现在或许因为文化素质提高较快之故,有升格为难以辨识的真理之虞。

  做诗软件,我倒不反对,但现在缺乏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还远不能与达达派的自动写作相提并论,所以我希望研究做诗软件的人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打败歌德或莎士比亚,就跟深蓝似的。让人工智能最后战胜人类的想像力,让人类自身的存在变得没有必要。这不仅酿成文化革命,而且还会促进社会革命。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用活着,想想就觉得挺美的。至于当代文学的价值怎么评估,历来是文学研究之中的难点和重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当代文学是动态的,是活的,是没有终结的。正因如此,它才具有挑战性,它才需要更高更强的才能。某些人仅仅以为研究古典文献需要真本事,其实研究当代文学更需要。比如搜集材料的能力,对研究古典文献和当代文学来说都是一种需要精心培养的基本能力。古典文献死材料较多,看起来比较容易掌握,其实这道初级门槛已把某些所谓学人隔在门外。而当代文学活材料那么多,谁掌握得越多谁就越有发言权,何况这还仅仅是第一步呢?统计与分析比这个要难多了。所以真正做当代文学研究的学人那么少,其中批评有效的更少,遑论建设性和前瞻性呢。为什么?因为它太难了,需要的能力太多了。怎么投机取巧呢?轻率地否定与肯定,妄下惊人结论而不论证,就成了张口可干之事。所以呢,对这些实在不值得伤脑筋。所以我想说,重拾文学的儆戒也好,重提诗歌的门槛也好,都与现代性有关。现代性强调的就是一种基本秩序,这种秩序并不限制创造力,相反它将促使创造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喷涌。对我来说,只有拼命工作而已,而且必须是高标准严要求的。

  ⑥木朵:转而,我想提及“即兴赋诗”这个话题,宋人陈与义《春日》有言“忽有好句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唐庚《醉眠》亦说“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对于不少诗人来说,即兴赋诗已是不可多得的本事,往往诗人会把触景生情之际的灵感存放脑海,巧妙地推延,尔后在实际书写(不全是凭记忆)中,也许再有一种当前环境所传达的灵感——两种灵感(亦可说两个时刻)交织在一起,在句法的作用下,诗得以浮现。你认为诗的发生自始至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谁在提出动议,敦促你毫不气馁地写完一首诗?

  桑克:诗的发生完全可以构成一种专门研究。它是非常复杂的、精微的。如果现在就对自己的方式或遭遇进行总结,可能还不到时候,或许这也构成了某种个人性的写作奥秘。你列举的几种情况,在我的写作经历之中都是有过的,或者说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比如,隐约之中有了一些微妙孕育,但临到笔端却无踪可寻,这固然和思维分岔有关,也可能与外界干扰有关,更有可能与个人相应的写作能力有关。坏诗其实大多是后者造成的。那么多精心的想法,却缺失将它从大脑之中请出并且固定的能力,该是多么悲哀的事呢。所以我想,在平日里还是应该多多加强必要的练习与修养,这样的话,或许就会形成不同的局面。一些句子或诗在心中发生过,但却没有得到相应记录,并非是因为思维出现问题,而是自己选择不写,就让它默默地存在一会儿,再静静地让它消逝吧。这时候的自己或许有点自私,但是独自享受这诗所带来的微妙快乐是无可指责的。对我而言,这几乎是神授的时刻。人这一生有多少这样的不能与任何人分享的一刻?它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给这个尘世的。但我知道它曾经存在过,哪怕几秒钟或几分钟就已足够。

  即兴赋诗,在我早年书写古典诗体的时候尝试过。有些的确比我用心琢磨的还要自然高妙一些。但从事现代诗写作之后,凡要求我即兴赋诗者,我都坚决拒之。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这的确关乎尊严,其实也关乎现代诗的创作规律。我的某些诗是即兴的,那是在某种偶然情况下的自发行为。这和弗兰克·奥哈拉还是有着本质差别的。他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便条,随手记录。有时的确精彩,但有时却流于琐碎。这二者其实并不难辨。更多的时候,我的即兴接近李贺,想到某个句子或词便立刻记在纸上。有的幸运,或许进入完整的诗篇,有的则永远只是词句,零散各处,甚至深埋于某些蒙尘的册页之中。它们的命运其实是相当偶然的,就如同我的写作,有时精心,有时随意。这随意并不等于放纵,只是一时的故意的自由。这些仅仅是写作发生的部分遭遇。比较多的其实正是记忆与今日的融合,是它们共同营造出我个人的小历史。这是更见功夫的。融合,说起来容易,里面却是极其复杂的。如果学者有心,可以由此建立一门奇异的学科。进入细节何止是诗人的工作呢?

  你最后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存在敦促写诗的动议,那么这个提出者只能是我,没有别的什么。如果我不做,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强迫我做。强迫我做我也不做。1964年,布罗茨基被判不劳而获罪,今天诗人被判不能以诗换取生活费罪,本质没什么变化。但我的工作就是写诗——这是布罗茨基的法庭陈辞。今天我仍旧可以这样因袭:诗人穷困潦倒并不丢脸,写诗不能换钱也不丢脸。因为他是为心灵工作,完美的报酬依旧来自心灵。所以完成一首诗就不必那么费力,不必毫不气馁或者挺住意味一切,只要心还活着,还能感受空气的湿度,灵魂的潮汐,也就足够。所以朴素地说,写完一首诗仅仅需要拿出你的纸笔而已。不管心外的任何杂音,专注地聆听自己小宇宙的回声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大胆而且小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国家文学信息网 2007年01月04日

上一条: ·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研究员
下一条: ·[王学泰 王毅]关于“传统”之中制度与文化关系的对话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刁统菊]感受、入户与个体故事:对民俗学田野伦理的思考
·[刁统菊]感受、入户与个体故事·相识满天下 知音世不稀——刘锡诚先生访谈录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文化研究”·[徐新建]人类学方法:采风、观察?还是生命内省?
·访谈丨专访福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秀梅·冯筱才:历史口述访谈的方法与实践
·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访谈丨整体性保护破解非遗传承难题
·[李向振 赵洪娟]“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刘中一]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发展
·[覃延佳]做田野如何成为更好的交谈者·[毕雪飞 岩本通弥]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教授访谈录
·[帕拉蕾丝-伯克]杰克·古迪访谈录·理查德·兰德教授访谈:解构的遗产及其未来
·[王晴锋]反思社会研究中作为方法的深度访谈·乌丙安学术生涯访谈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