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朝戈金
  作者:院报记者 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11-09 | 点击数:10008
 

  记者:能否讲一点您所了解的我国的相关情况?

  朝戈金:我国政府近年来有一系列的举措。例如,2005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和“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进行了阐述,其中提到“中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享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水平”。这里已经充分关注到了城乡协调发展与文化权利的保障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农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缺乏表达文化需求的机制,而以往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和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这导致西部农村群众在自主选择文化产品消费方面余地很小,他们的文化权利也较少受到保护。记者:凡事都有两面性。文化多样性的强调,有什么副作用吗?

  可以说有某些负面效应。一个副作用就是学界和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近年来,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所掀起的媒体炒作和网民激辩,实质上都反映出人们对多元文化缺乏正确的理解。多样性应该建立在认可他文化以及开展对话的基础上,以便相互了解、欣赏和尊重。有的学者热衷于高谈传统的保护乃至“捍卫”,不谈文化的选择权和自主权,甚至还有学者不问民生疾苦,却希望自己研究的村落和传承人维持现状,扮作“活标本”,以满足这些学者要追寻“文化原型”和“传统本真”的愿望,这样的学术诉求很难说是以人为本的。其实,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体,对于少数民族群体,对于很多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民众,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来讲,他们自己的文化自主和选择更为重要。

  记者:您认为多元文化的理念和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

  朝戈金:用最为概括的话说,中华民族的文学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少数民族文学保存有大量异质因素,如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了许多独特的文艺样式,在表演艺术、叙事文学等方面成就突出。如在多个民族中保存至今的规模宏大的英雄史诗演述传统,藏戏、维吾尔的12木卡姆、蒙古的好力宝、彝族的克智论辩……它们以独有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审美享受。总之,少数民族的人文资源是人类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多是属于不可再生的。它们成为优美的艺术享受的源泉,成为开发新人文精神的取之不尽的资源。所以,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倡导,与平等地对待不同民族文学文化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关注这个问题的缘故。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10-31 15:15:3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印古代文化和诗学: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黄宝生
下一条: ·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研究员
   相关链接
·[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潜移物化传承活态文化遗产·[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系统性保护民俗活动的完整文化特征
·[柏仙爱]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非遗文旅融合政策执行研究·[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赖婷]神圣与凡俗:福州猴神信仰的多元面向·[贺少雅]乡村移风易俗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及其运行逻辑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