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梦想
让更多人保护民间艺术
这3次大规模的调查,使文化部门掌握了云南民族民间美术、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态,为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制订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调查中记录的艺人的师承时间、学习过程、使用工具、场所、程序等要求和禁忌,更为专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00年5月,在云南省出台的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文化传承人、文化之乡、文化保护区的命名写入条例,使这项命名活动获得了法律的保障。与此同时,调查的成果还被社会各界广泛应用和保护,使得这些艺人有的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客座教授;有的频频到国外展示技艺,传播本民族文化,如双柏跳老虎笙跳到日本的苗自有;而更多的则带动起一方旅游和一方经济。
在赵耀鑫看来,调查命名,不仅使民间艺人获得鼓励和信心,也使众多参与这项工作的人看到一个充满原创和想像力的艺术世界。保护本土文化不再是专家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这项工作。有的人在这项工作中逐渐成为专家,面对技艺这种易毁的无形文化,“不仅要民间艺人在传承民间艺术中,执著地保持着民族本性,政府、专家、乃至全社会都应该是民间艺术的‘守护神’”。而云南省在这方面一直都在不懈努力着。 记者 谭江华 实习生 吕磊 (春城晚报)
真情讲述
博物馆:做民族文化的守护者
在绵绵不断的雨帘中,昨日,记者来到云南民族博物馆,看着被雨水滋润的馆区,陈旧的各族历史文物越发显得新鲜。馆长谢沫华指引着记者细细品味了博物馆里深藏的“秘密花园”,揭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慢慢清晰了博物馆在心中的轮廓——
与其他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和各族珍贵古籍相比,看着一片片沉睡在民族民间瓦当展里的瓦当,它们稍显普通了些,可雕刻得形态各异的图案花纹,又不禁让人啧啧称赞。云南民族博物馆第二任馆长谢沫华说得不错,在这里,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这300多片瓦当也不例外——前些年,谢沫华听人说通海县有位老人手上有些年代久远的瓦当,立即辗转打听到老人住处。当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听说自己收藏的瓦当要送往博物馆时,心里非常高兴,当即便同意捐献。可就在瓦当抵达博物馆门口时,老人却出于某种压力反悔了,谢沫华二话没说,按照老人的意思将瓦当拉回当地。一两年过去了,谢沫华一直无法忘记当年老人无奈的眼神。老人去世后,把瓦当捐给博物馆是他的临终心愿,这才有了博物馆民族民间瓦当展,人们才可以驻足瓦当之间。
用谢沫华的话来说,一个博物馆不在乎有多么华丽的外表,震撼人的永远是深藏其中的“宝”,这也是一个博物馆的精髓所在。经过10年筹建,云南民族博物馆在1995年正式落成开放。目前,馆内珍藏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族文物4万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门类最齐全;基本陈列有:《民族文字古籍》、《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民间美术》、《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民间瓦当》、《奇石珍宝》等,常年向观众开放。同时,创造性地在馆区开辟了30余个各类动态演示作坊和艺术家工作室;开馆10余年来接待了国内外观众500余万人次。云南民族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不过,谢沫华心底一直还有个愿望,那就是希望云南民族博物馆收藏到更多的民族文物精品,与全世界的观众共同分享,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文化的重要专业机构。(记者 宋金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9年07月26日 11:13:2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