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跨越时空的交棒
——云南成功“抢救”3万余册民族古籍
  作者:记者 谭江华 实习生 吕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6 | 点击数:15286
 

  保护 彝族古籍首传外姓人

  父亲翻阅彝文古籍的场景永远刻在李自强的脑海中,而更让他不能忘记的是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流失的古籍文本。“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的价值。” 李自强是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的父亲是彝族毕摩,存有上百册彝文古籍。几年前,父亲去世后,家人把全部彝文古籍搬出门外堆放在屋檐下,不久便散失殆尽。

  普学旺得知这个故事时,抑制不住地心痛。尔后,这个故事也成了多个新闻媒体呼吁抢救古籍文献的开场白。令人高兴的是,投入1000万元的《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今年年底完成翻译,并已出版40卷,正在编辑的还有20卷。

  “更多古籍的成功抢救,得感谢那些愿意奉献的本民族人。”普学旺至今仍记得很早以前他们来到著名毕摩施文科家中的情景:“他正坐在火塘边的一个草墩上吸着老草烟,我们用彝语讲明来意后,他走进卧室,抬出一个黑漆漆的竹篾箱子,拿出54部彝文古籍,让我们翻看。”这些古籍上记载的就是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阿黑西尼摩》是一部奇特的创世史诗,文中所提出的天地万物由一母所生的创世观在彝族史诗中可谓独树一帜。

  刚开始,施文科说:“这些古籍是我们施家的祖辈所传,一般不能传给外姓人。”但1988年3月,古籍办的一番热忱打动了老人,71岁高龄的施文科带上古籍,与徒弟李亮文来到了昆明参与《阿黑西尼摩》的翻译工作。

  然而,让普学旺担心的是,因彝族支系繁多,各支系中流传的彝文古籍相互有差异,甲支系看不懂乙支系的古籍。并且,彝族古籍大多数散存于民间,征集、抢救、整理工作严重滞后,这样,随着毕摩的去世,不少彝文古籍事实上已名存实亡。

  抢救 18年心血换回东巴古籍

  据介绍,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古籍有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口传古籍、用汉文记录并涉及少数民族先民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内容的鲜为人知的文献和碑刻3大类。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有13余万册(卷),少数民族口碑古籍约有4万余种。

  而那套闻名于世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是12位东巴(纳西族的东巴教“祭司”,也是“智者”,可谓“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要懂得并且能进行复杂的祭祀仪式,还要能熟练认识、诵读、书写复杂的东巴象形文字)18年心血的结晶,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并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东巴古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记忆遗产”桂冠。和彝族古籍尚未完成出版相对比,普学旺赞叹的是和万宝当初的“无情”决定:我们纳西族文化现在最要紧的是东巴经的翻译、识读,而不是研究写论文,所有人员都要全力投入到翻译工作中去。“他这样做的结果,终于让纳西东巴古籍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于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率先于全国各少数民族古籍。”

  1983年,兼任东巴文化研究所所长的和万宝为组织翻译,召集了60位东巴开座谈会,经大家推荐留下12位东巴参加东巴文化研究所的翻译工作。他们在灰暗的房子里,手捧一本本发黄陈旧的东巴经典,一页页地整理,一字字地翻译,青灯黄卷,含辛茹苦,一干就是几十年,硬是把濒临失传的东巴古籍抢救整理了下来。

  可岁月无情,如“国宝”一样的东巴文“翻译家”相继去世,到2001年,只留下81岁的大东巴和即贵。随后,他赶上了国家组织实施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编写工作,这是全国的示范卷。为了编好这本重要的示范卷,81岁的和即贵跟随七八个年轻学者上北京,负责识读北京有关部门收藏的东巴经。遗憾的是,翻译完这些东巴文后,尚未等到《纳西族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重首发式,和即贵就于2002年去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9年07月26日 11:13: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乔福锦]挖掘民间文献的多重价值
下一条: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相关链接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黄慧慧]云南大理巍宝山道教壁画的文化产业化探析·[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李瑜]云南普洱镇沅民间搭桥习俗的仪式与功能·[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