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跨越时空的交棒
——云南成功“抢救”3万余册民族古籍
  作者:记者 谭江华 实习生 吕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6 | 点击数:15287
 

  普学旺向记者展示少数民族古籍 记者 谭江华 摄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玉勐在制作陶器 赵耀鑫 供图

  

  少数民族乐器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赵耀鑫 供图

  

  傣族贝叶经 赵耀鑫 供图

  

  长期以来的悉心保护,成就了云南今天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记者 刘建华 摄

  “每次看着这些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我都会想起那个彝族毕摩(祭司)施文科。”面对抢救出来的数以千计黄褐色民族古籍,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古籍办”)主任普学旺感慨万分。1988年3月,71岁高龄的施文科带着徒弟参与了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的翻译,这才使《阿黑西尼摩》得以完整地收录在《中国彝族毕摩经典》里。

  截至目前,云南已抢救少数民族古籍3万余册,口传古籍一万多种,并已出版彝族、傣族、纳西族、回族、哈尼族、白族、苗族、瑶族等民族古籍65部。如今,那些大小不一的贝叶经、东巴古籍、彝族毕摩古籍等各民族文献资料,在省民委的努力下,终于得以重聚到同一个刚建立好的资料库里,等候更多人来揭开它们鲜为人知的神秘面纱。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9年07月26日 11:13: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乔福锦]挖掘民间文献的多重价值
下一条: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相关链接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黄慧慧]云南大理巍宝山道教壁画的文化产业化探析·[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李瑜]云南普洱镇沅民间搭桥习俗的仪式与功能·[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