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彭锋]超越、还原与逗留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再认识
  作者:彭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0 | 点击数:7023
 


  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美学之间的争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反对者将它概括为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之间的争论,并旗帜鲜明地站在现代美学的立场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之相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拥护者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后现代美学立场,从后现代美学的立场对现代美学展开批判。事实上,后现代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并不是完全平行的。有鉴于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立场划分。

  

  我们至少可以将现代美学区分为两个阶段:18—19世纪的现代美学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学。现代美学起源于18世纪初期,其主要贡献在于将美学从伦理学和认识论中独立出来。18世纪的美学家之所以能够将美学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原因在于他们发现审美具有区别于认识和伦理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无利害性”。从历史上来看,无利害性最初并不是单独用来概括审美的特征,求真、行善、审美都可以是无利害的。之所以用无利害性来概括这三种活动,原因在于真善美被认为处于超越的世界,与追求功利的日常生活全然不同。对真善美的探求,有助于人们由功利的日常世界向非功利的理想世界的超越。后来,美学家们将求真和行善的行为也排除在无利害性之外,因为求真涉及概念,行善涉及目的,它们都不符合纯粹的无利害性的要求。符合纯粹无利害性要求的审美,就成了一种无功利、无概念、无目的的活动。如果说求真和行善与追求功利的日常生活不同因而是一种超越活动的话,审美就是更高一级的超越活动,绝对的超越活动,因为它不仅超越了功利计较,也超越了概念考虑,超越了目的局限。显然,这种意义上的现代美学不会支持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双重超越:首先与求真和行善一道超越功利,其次又超越求真和行善所涉及的概念和目的。

  现代美学所设想的那个超越的美的世界,被20世纪的一些思想家指摘为空中楼阁。在经历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发现对虚幻的美的追求,对于抑制人类的残暴毫无作用。要抑制残暴首先需要正视残暴。20世纪的一些前卫艺术家对美采取了一种敌视的立场,他们希望通过对丑的揭示来唤醒人们对自身的有限性的认识,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避免残暴。现代美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个走向了现代美学反面的阶段。我们权且将这个阶段的美学称之为现代主义美学。现代主义美学在许多方面与现代美学对立,其中明显体现在丑与美的对立,本我与超我的对立,偶然与必然的对立,特殊与普遍的对立,等等。

  既然现代主义美学与现代美学之间存在如此明显的对立,为什么还将它视为现代美学的一部分或一阶段呢?为什么不将它视为后现代美学呢?的确,现代主义美学具有介于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之间的特征,但在总体上它仍然属于现代美学的范畴,因为它仍然强调超越,只不过超越的方向不是向上而是向下。我们可以将这种向下的超越称之为还原。关于审美还原,现象学美学家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与18世纪的现代美学家将美视为处于日常世界之外或之上不同,现象学美学家将美视为处于日常世界之内或之下,视为被日常世界所遮蔽了的那个本然或本真的世界。如果我们将日常世界称之为“真实”世界的话,美的世界就是那个在真实之下的“前真实”世界。对于真实的现实世界我们用意识去认识,对于前真实的美的世界我们用身体去感知。如同现代美学一样,现代主义美学也不支持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代主义美学的代表阿多诺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与康德完全一样的对日常生活中的美的贬斥。在康德那里迎合社交乐趣的艺术,在阿多诺这里变成了满足低级趣味的文化工业。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07-19 15:00

上一条: ·[王德胜]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的美学维度
下一条: ·日常生活: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
   相关链接
·[吴茂颖]超越对立:从馆舍到活态·[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