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借助“文化研究”、“审美文化批评”的学术展开,“感性”问题重新获得当代中国美学界的高度重视,并且回归人的日常生活语境,被理解为人的现实生活情感、生活动机及其当下满足的自主实现状态,即人的直接生活行动本身。由此,当代中国美学最近发生的重要改变之一就是:感性既与“理性中心”的传统美学认识论相疏远,同时也超越其在以往美学系统中的认识本体位置,以一种自然存在方式作用于、呈现为人的日常生活形象。质言之,与感性在传统美学中的卑下性不同,作为当代美学话语的“感性”在通过人的生活现实呈现自身意义之际,也直接呈现为人的日常生活的意义形象。
于是,感性问题在今天有了新的美学意涵,而且揭示了一种新的感性价值本体——感性意义成就日常生活的美学维度。
这一“新感性价值本体”首先表明,日常生活中,人的感性的生活情感与意志、生活利益与满足不仅在形式上自足,而且在内在性上自然合法。这种源自日常生活的人的感性存在的自足性与合法性,尽管没有直接颠覆理性在生活认识关系上的绝对性,但反过来,理性在人的认识系统中的权力却也不能自动延伸为人的日常生活的必然性干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美学之维,感性与理性之间呈现了一种非对抗性质的关系。
其次,感性意义之为日常生活的美学维度,具体表达了当下生活与感性的同质化关系:一方面,人的各种日常生活动机、利益直接呈现为当下具体的实践;另一方面,人的日常生活意义又直接取决于它所获得的感性呈现、所实现的感性满足。这样,人的日常生活动机、利益及其实现,直接通过各种生活活动的感性存在形象得到有意识的价值确认。正是这种相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当下直接性特征,十分具体地表达了日常生活本身巨大的感性实践功能,也非常生动地再现了当下生活与感性的同质化——生活即感性呈现,感性对自身的价值肯定亦即生活的自我实现。
显然,人的当下生活与感性的同质化最大程度地将人的感性实践要求与利益满足加以“直观化”了。因而,就当代中国美学而言,放弃原有那种在信仰和理论体系上对于认识理性的执著,把自身关注点从作为认识本体的“感性意义”方面现实地转向作为日常生活存在之呈现方式与满足结果的感性实践,并且认真地从人的日常感性出发来阐释生活实践的价值功能、体会生活满足的价值形象,不仅可以在理论建构的指向性上突破以往一以贯之的哲学维度,也体现了美学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对人的生活价值体系的重建意图与力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07-19 1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