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苏士澍]忆启功先生:永远留在心头的音容
  作者:苏士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17 | 点击数:9805
 

  精妙的书法技艺

  说到启功先生,大多数圈外人还是说他是书法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得到书法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公认,都说他的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曾经问过一位非文化人士,他回答得很干脆:“看着舒服!”这句话如果到了理论家口里,就会上升到理论上来剖析。那是审美意识在人的思维中的具体表现,或者是艺术的表现力直接刺激了人的感官而随之产生的愉悦等等。我们不去在那些理论的境界里徜徉,且听一听他自己在一首自作诗后的注解吧:

  余六岁入家塾,字课皆先祖自临《九成宫》以为仿影。十一岁见《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然皆无所谓学书也。

  廿余岁得赵书《胆巴碑》,大好之,习之略久,或谓似英煦斋。时方学画,稍可成图,而题署板滞,不成行款。乃学董香光,虽得行气,而骨力全无。继得上虞罗氏精印《宋拓九成宫碑》,有刘权之跋,清润肥厚,以为不啻墨迹,固不知为宋人重刻者。乃逐字以蜡纸勾拓而成影摹之。于是行笔顽钝而结构略成。此余学书之筑基也。

  其后杂临碑帖以于历代名家墨迹,以习智永《千字文》墨迹最久,功亦最勤。论其甘苦,惟骨肉不偏为难。为强其骨,又临《玄秘塔碑》若干通。偶为人以楷字书联,见着殷勤奖许之曰。此深为诒晋斋法者,而余固未尝一临诒晋斋帖也。

  这段文字非常简洁而明了,使我们知道了启功先生学习书法的大致途径与志向,真的应验了那句古老的俗话,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后来见到他的行书流畅健劲,没有丝毫的尘俗之气,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书卷气。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人格,换言之,其字之风完全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这风格不是偶然形成的,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靠天分和勤奋得来的,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的,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他的老朋友、学者王靖宪非常熟悉他的人格与书品,在为《启功书画集》作序言时,也把这点含蓄地表达出来。用启功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有“筑基”的。前一阵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说启功先生的字是“大字报体”,对此我极为反感。有人还理直气壮地说:“启功先生自己说的呀!”是的,启功先生是说过这样的话,那是一种表达的技巧,是一种调侃。其实,大家都明白,同样的话要看出自谁人之口了。就像有一次,一个朋友去看望启功先生,正赶上一阵风雨,朋友就说:“真是最难风雨故人来呀!”启功先生笑着说:“这话应该是我说的啊!”他们之间带有玩笑的意味,但是说明我们的语言是很有讲究的,什么时候,谁该讲什么话,虽然没有正式的文件下达,但是由于约定俗成,已经形成规矩。

  话说回来,启功先生“文革”时受到冲击,被剥夺了做学问的资格,奉命去抄“80后”、“90后”没有见过的大字报。他正好借这个机会摆脱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缠,静下心来一笔一画地去抄写那些令人反感的内容。我们相信他写着写着就不在乎内容是什么了,心里依然有他的“筑基”,他心里依然有着自己的目标。也许他最终风格的形成是在写大字报的过程中,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和大字报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在日久天长的修炼中,他的书法艺术是借助特殊的修炼,在那特殊时代完成的。他的苦闷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又是天生加后天的开朗,于是就自己说是“大字报体”,别人说,就是欠思忖了。这就好比一位老者可以自称“老朽”一样,别人能这样叫他吗?所以说,启功先生的字绝对不是什么“大字报体”。他的字是有出处的,用笔严谨,可以说一笔不苟,圆润健劲和端庄姿媚中融合进了古人许多经典,特别是智永的韵味,尤其明显。启功先生的书法还可以说是法度森严,和现代许多书家相比,这点是他绝对的优势。但是,他又不墨守陈规,而是善于变化,使他的书作始终充满着自由的情趣。在这种守法和变化的过程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我们欣赏启功先生的书风,就是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清新可人,即使圈外人也会感到“舒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7月16日 12: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钟敬文:创建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两大学科的奠基人
下一条: ·[林坚]“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从人类学改行的考古学家
   相关链接
·[卫才华 叶蕾]20世纪太行山曲艺宣传队的组织管理与文艺实践·[彭庆鸿]情礼交融: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社会交往 彭庆鸿
·[刘程]论中国史前岩画的造型特征·[孙艳艳]个人的“信仰”与“累积的传统”
·[金红]论傣族乐器“光邦”的象征功能·[包立民]小红楼里忆二老:钟敬文与启功
·[黄书权]师大校园里的亮丽风景·[简涛]中国人的民族性与孔子的典范人格
·[陈虹]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原因探析·[王志清]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生存现状调查
·[柯杨]自觉──钟敬文先生人格魅力之本·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先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