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寻访门匾人家:古朴的门匾会消失吗?
  作者:姚忆江 文/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14 | 点击数:11548
 

  

  门匾题字都有讲究  

  出了武汉市向南,就进入鄂南山区湖北省通山县,这里界交湘赣,地处偏隅,山势绵延,景色秀美,是聚族隐居的好地方。  

  通山县保留较完整的古民居有54座,大都为清朝中晚期建筑,已形成了一个风格独特的建筑流派。其建筑风格、工艺特点与营造法式有着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这里有悬挂门匾的习俗。  

  以今人思维、生活、观念理解历史,总是一种旁观的态度。然而要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出现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不贴近古代的人或当时人的心态。  

  在依山而建的庞大建筑群中,“诗礼传家”的大家族,将理想与追求、企盼与期待密密实实地砌在了连绵的砖瓦间。从这些不同内容的门额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这些院落主人的姓氏、身份,祖辈的地位及精神追求。  

  我有一位朋友,研究门匾多年,他的介绍让我大长见识。这门楼题字可有讲究,如门楼上书写着“彭城世第”,明史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栋老房子里的主人姓刘,是刘邦的后人。人们以醒目的大字题写在门楣上,其直接作用是标扬自己的门第和声望,同时也用来昭示启迪后人。就门楼题字的内容而言,或取用祖籍郡望,或是对姓氏文化内涵的概括,或是对先祖声名业绩的提炼。

  

  古宅寂寞里,晨昏说往事  

  通山县的每个乡镇都有聚族而居的门匾人家,我的朋友也只去过一部分老宅,这次同行又要寻访藏在山里的人家,他也格外高兴。  

  询问当地司机,让他带你到老屋多的地方去,经常要从盘山公路拐进土路,路实在是不好,往往是前面好像没有路了,一拐弯,又豁然开朗,一个村落就藏在山坳里。  

  幽深的长巷,乡村石板路,这里的村落保留着中国古代乡村的原有风格。粉墙黛瓦的农舍或隐现在翠竹青林之间或倒映于清澈的湖塘水面。  

  小巷窄而幽长,阳光从两旁的灰色墙上倾漏而下。门匾下木门旁,或是一只小狗慵懒地卧着;或是孩子露出头来漫无目的地张望;或是盘发髻的老祖母,扶着门框,于午后的时光里眺着远远的巷口。  

  古宅静静的留驻在自己的时空里。用欣赏的眼光阅读,黑白格调的古宅,平实古朴的门匾人家,你会寻找到一个又一个惊奇。在这里,随处可以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细节。  

  进了一户人家,大门、厅廊、火塘门一路敞开,只见满屋的居家器具,不见主人,这里好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由于很少有外人到访,老宅的住户都很好客,而且十分愿意你参观,古民居的主人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青壮年男子都外出打工去了。  

  要知道在徽州或是其他地方,这样的古宅是要收门票的。这里没有。  

  乡村中弥漫着一种闲散,时间在这里被历史阻隔了,就像村里的那位80多岁的小脚婆婆,行行坐坐,慢慢缓缓。当我们的相机对着孤独地拄着拐杖的婆婆时,她默默地看着你,无言,一切好像与她无关。  

  民居里,多是恣意玩耍的孩子,打着麻将牌的几个老汉,还有唠唠家常打发时间的妇孺。  

  古宅在寂静的晨昏里细说着历史,古旧的木雕门窗在风中无语静立,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留着往昔的痕迹,偶尔有来行旅的人倚了窗,凝然想望着久远时代的某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场景。  

  大路乡吴田村“大夫第”被有关专家誉为“江南第一宅”。进入“大夫第”的古屋,从外面看似封闭,内部却十分开放。步入其间,你会发现,整个大院由门、窗、甬道将每一个空间串联起来,院与院之间或石阶相连或幽径相通。屋顶的马头墙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

  大富商的万里驰骋,士大夫的千里居官,最后收敛成一个南北艺术兼融、充满历史厚度的宅院门匾。  

  在这些门匾里,散淡着历史的厚重,讲述着岁月的故事,飘逸着时间的力量,彰显着家庭的内力,传达着房主的理念,并随着家庭的繁衍世代相传。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06-03

上一条: ·岭南记忆:岭南古舞,复活的化石
下一条: ·擦擦──璀璨藏文化的缩影
   相关链接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王琪]服忌:一个晋东南村落的宗族观念与实践
·[宋汶阳]传统村落中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
·[屈啸宇 彭连生]公产环与清代浙东村落的地缘共同体·[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黄清喜 李欣芸]客家非遗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研究
·[高忠严]村落自治实践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
·[李向振]公共事件中的村落政治及其实践逻辑·[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
·[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衣晓龙]作为心灵图像物化的徽州民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