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中国的口头传统要用“广博深厚”来形容
——首届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在京举办
  作者:记者 郭彦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6 | 点击数:11257
 

 

摄影:郭翠潇

  [学者出镜]

  阿伦·泰特(Aaron P. Tate)博士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古希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相关语言传统中的口头史诗和抒情诗的比较研究,曾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学习和工作过数年,在克罗地亚民族学与民俗研究所工作过一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古希腊语、荷马时代的古希腊语和印欧语语言学,完成博士学位。他长期活跃在国际国内的学术论坛上,今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特聘的荣誉研究员。


        20世纪以来,我国蕴藏的异常丰富的活形态口头史诗传统相继被学术界发现,其中的“三大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更是因打破了黑格尔“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的断言而闻名于世。迄今为止,我国数以千计的英雄史诗、创世史诗和迁徙史诗不断被发掘、整理和出版,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民族口头传统,也引发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

  6月9日至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吸引了全国1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学者、研究生和留学生来京交流。其中包括从越南社会科学院专程赶来的3位史诗学者、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史诗专家约翰·弗里(John M. Foley)教授与其早年的得意门生阿伦·泰特博士等。他们与朝戈金、塔亚、罗庆春和尹虎彬4位中国学者一道,在为期两周的专业集训期间,就口头传统、史诗学等方面的前沿话题,进行了一次跨越国家、跨越语言和跨越师生之界限的畅快交流。

  在此次讲习班主持第二阶段“青年人文学术讲座”的阿伦·泰特博士十多年来一直专攻古希腊史诗和抒情诗,兼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口头传统的比较研究。当他听到来自内蒙古大学的塔亚教授用蒙古语唱起著名史诗《江格尔》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此次中国之行必将满载而归。

  “我对塔亚教授的发言印象非常深刻。”阿伦·泰特博士说:“他从代际传承的角度,在几代蒙古族史诗艺人之间做了详细比较,研究步骤也非常完善。他是著名的‘江格尔奇’(即《江格尔》歌手)冉皮勒的外甥,自己本人也堪称是一位《江格尔》歌手,因此他的讲演非常生动。”接下来的数日,泰特博士通过与各民族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互动与交流,深刻地感受到了诸多活形态的口头传统及其生命活力。

  从北方的满族“说部”到南方的苗族古歌,当学员们用各自的工作语言和民族志诗学的表述方式,通过幻灯片将中国多民族的口头传统活生生地展现在泰特博士眼前的时候,他惊喜地感叹道:“傣族、白族、维吾尔族、满族、苗族、回族、壮族……中国有如此多元的民族、语言和传统,有那么多的民族自治地方,与美国等在早期对本土少数民族敌视杀戮的政策而亲手毁了许多本土文化形态的国家完全不同。就人文资源的学术价值而言,恐怕只有印度的口头传统研究能有一定的可比性,中国的口头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学术空间必须要用‘ 广博深厚’来形容。比如仅就《蒙古秘史》而言,其成文的历史就比美国本身的历史还要长很多。蒙古族、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使用者超过百万人口……这都使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难以超越的学术价值和创造力。只要能够长期保持文化多样性,中国必将成为属于全人类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外的学者对中国如此丰富的口头传统知之甚少,他们的目光大多停留在三大史诗的前期研究上。”阿伦·泰特博士说,他很想把此行在中国所见证的蒙古族、彝族、壮族等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引介到欧美的学术视野中。他还前往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一带,针对科尔沁蒙古族口头传统进行了短期的田野考察,访问了多位《格斯尔》史诗艺人和“乌力格尔”故事歌手。

  阿伦·泰特博士说:“在中国的实地考察确实深化了我的学术体认。过去我的古典学研究大都基于文本分析,比如《荷马史诗》早已成为沉寂无声的文本。现在我接触到了中国少数民族极具生命情态的口头传统,得到很多启发。我还亲身感受到了当下蒙古族的传统史诗,印证了一些关于口头史诗演述的基本理念。回国以后,我将把这些实例运用到许多地方,例如与《荷马史诗》、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史诗及其他口头传统的比较研究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年7月3日

上一条: ·[色音]试析《蒙古秘史》中的古史传说
下一条: ·[郑长天]个体交际与共同体诉求:湘南盘瑶“冈介”歌堂的言情性质[1]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冯文开]史诗研究中国学派构建的现状、理据及路径·[冯文开]史诗研究七十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
·[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从历史走向未来 延续民族史诗文化血脉·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8年人才引进招聘公告·[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图像、叙事及演述”在京举行·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图像、叙事及演述:课程表(更新)
·[巴莫曲布嫫]格雷戈里·纳吉·朝戈金:《史诗学论集》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开栏语·《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民俗学、民间文学方向)·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巴莫曲布嫫]劳里·航柯 ·朝戈金研究员招收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