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陈泳超]前沿和预流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04 | 点击数:9791
 

 

一、前沿、后沿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以前不懂,还以为说反了,后来慢慢自以为懂了,觉得他老人家说得真好。孔子所处的时代,肯定算是社会转型的突出代表了,可他一辈子说的很多话,大概都算不得什么前沿话题,没有多少社会贤达、政治精英跟进,所以他是时代的落伍者,惶惶如丧家之犬,也不奇怪。但是以学者论,几乎没有人不承认他的典范意义。我想这就是角色,社会活动家与学者,是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可以随时出入不同的角色之间,但是不同角色各有规则和操守,这一点,我以为是首先要心中有数的。
我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摸入学界以来,适逢政治、经济、学术无不处于转型之时,其转变速度日新月异,给人的印象是“转”远大于“型”,一个“型”(用于学术就叫“范式”)还刚刚被一些人拥戴,很快又被另外一些人倡导该“转”了,所以总有一种晃动不稳定感。后来读到陈寅恪据说是1929年送北大史学系毕业生的一首诗:“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很有感触,觉得逐渐心有些定了,可以不管八方风动地读自己想读的书,因为学问起于对天、地、人、我的好恶与迷茫,而终于迷茫地自以为解除,从此好恶由心不由人。说到底,学问只是自家事体,所以“古之学者为己”,所以“读书不肯为人忙”。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马斯洛(Abraham Maslow)所谓“需求层级”的五阶段理论,认为人类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我想,选择求知,就是学者的自我实现。
所以,学问只在意撄乎我心的现象与疑惑,无关前沿后沿。所谓前沿话题,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几个有影响的学者近阶段共同关心的话题而已,按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则,你参与了前沿不表示你先进,你不参与也不表明你落后,只是声气的同异罢了。陈寅恪在当时肯定算是前沿了,恐怕更有点超前的意味,而孔子在当时却是明白的后沿,但是他们对学问的态度和实践毫无二致。所以,我们完全不必像追逐时尚生活那样去追逐前沿学术,只管安心做自己的事就好,否则个人也日新月异地转型,终究不像个道理。
人文学科的所谓学术前沿,我尤其不相信有什么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命题,不相信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术不必听命于社会现实,不是所有新鲜的社会话题都必然成为学术对象,也不是以靠近社会现实的距离长短来衡量学术价值的高低,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也不是学问好就必然对社会建设具有更高明的谋略,孔子在滋养学问与改造社会之间的角色反差,就可以作为一个佐证,更何况学问或许高明的人,面对现实生活经常发出常识之下的言论,这种现象似乎也时有耳闻。学问与致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它们的关系有一点点像“房谋杜断”。录一段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一册自序里的话,我个人对此是无任膺服的:“当我初下‘学’的界说的时候,以为它是指导人生的。‘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我也这样想。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做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绝是成功的根源。”
可资玩味的是,无论在古史、历史地理抑或民间文艺研究领域,顾颉刚在1949年之前,却一直处于学术前沿的地位。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施爱东]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
下一条: ·[胥志强]作为生活整体观照的民俗学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3期目录
·“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