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孙歌]民间文学:另一些思路和可能性
  作者:孙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6 | 点击数:6931
 

 

我自己在做思想史研究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广义的“民间”问题。因为思想史中一直有一个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问题。我看日本二战以后的思想史里的这个问题与中国“五四”时期的问题很像。一般来说,知识分子想到他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他要去做一点事情,就会想到要到民众中间去。在每个社会中,到民众中间去这个活动的形式不一样,但方向是一样的。那里面总会有一些启蒙的问题,还有一个知识民众化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往复运动,即知识分子去启蒙,是对所谓的“民间”灌一些东西进去,而知识的民众化是反过来要改造你自己的知识结构。我觉得这个往复运动在现代史里都发生过,而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和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这本书里讨论的问题相关,即这个运动发生以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它?因为呈现它是和“民间”没有关系的,呈现它是知识分子的工作。知识分子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通常都被忽略了,就是说你谈到了“民间”,就好像你就在“民间”或者代表了“民间”。我在日本思想史里看到了一些论争,主要是谈这个问题:当有些知识分子在启蒙的时候,另一些知识分子会指责,说你是精英,你没有代表民众的声音。那么,另一些知识分子会说,其实你也是精英,你在民众中但你不是民众。所以,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知识界有一个说法叫“知识分子总辞职”,因为你要真实地代表民众,最后走极端,你就不能做知识分子了。后来,这个讨论不了了之,因为没有人真正辞职。当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即我可以辞掉知识分子的身份,但不能辞掉知识分子的工作。我们把这样的问题放到民间文学的学科中来,把它变成一个学科化的问题,就是:民间文学学科的存在理由是什么?是不是我们其他的学科太精英了,它需要把民间的东西带进来?其实,我相信,这并非民间文学学科最初的设计,因为这个设计不包含这个东西,其实那是一个很精英、很启蒙的东西。可是,这个设计推进以后,就推出了《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中提出的问题,作者是把民间文学里涵盖的最基本的对象试图放到精英的叙事里去,试图把中国和西方的民间文学的脉络打通,从里面找到精英叙述的一个另类的可能。这样的一种做法,作为尝试是可以的,但我个人不支持这样的做法(虽然我不反对)。我觉得这样做会有一个问题,即我们已经有一个很精英的现代性叙事了,而且在西方的现代性叙事中,“民间”被利用来解构其精英结构,最成功的是施特劳斯。当然,《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处理的是另外一个脉络。可是,作者的解构是在一个严格的精英话语内部的解构,所以,是知识分子自家消费的一个东西。我觉得这样的前提梳理了之后,可能有一些问题要讨论。首先,我个人不赞成把精英和民间对立起来,然后说谁的更有政治正确性和道德优越性。我认为它们是一样的,问题不在这里。当然,这和《现代性与民间文学》这本书已经没有关系了,它不需要讨论这些问题。作者也没有主张民间优先,他完全不是这套思路。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在思想史这个学科里,我们套用西方的模式套得太久了,而且培养了很多很优秀的学生。那么,民间文学这一块有没有可能不走这样的路?因为民间文学本土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需要先天地受制于西方的那一套理论。它比别的学科离西方理论更远一些,而且更有自由度。像“田野呼唤理论”这样一个说法,其中就包含一个危机,即你有一些中国本土的经验,那么,你依靠什么东西来整理它们?这个整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问题其实是不能从经验里出来的,问题都是从理论感觉里面出来的。我觉得,理论感觉和理论的结论是两回事情。理论感觉是一个发现问题的机能,但它不是一个问题的结论。
我特别想知道,民间文学得到了如此丰厚的资料和这样特别的对象,假如在不受制于西方理论预设的情况下,我们有可能在里面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比如我最关心的问题——当然这可能和民间文学有些远,因为这是一个思想史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来讨论“中国”?近几年我在东亚的哪个部分遇到的状况都是中国是一个在周边几个国家中很难处理的对象,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它有太多的民族。前些年有些人用美国的标准说中国不够民主,我觉得这个分析很皮毛。因为中国社会的政治问题不能拿美国的模式来套,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民族问题,这可能是中国社会政治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各民族之间如何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没有一个现成的西方模式去分析。此外还有东北亚国际关系问题。西方理论里没有处理大国和小国之间关系的模式,它只能搞出一个抽象的“帝国”模式来。我觉得像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民间文学研究能够提供出一些契机和线索来,那可能会对其他学科的中国研究有一个更大的推动。因为从全球学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东亚越来越进入全球学术的视野,西方的学者在面对中国或东亚的国际关系时有许多困惑。在我接触到的那一部分里面,我发现其实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西方学者走不出他们自己的理论框架或预设来,而东亚的学者则是被吸纳到他们描述和思考的框架里,并把这个当成一个出发点。那么,如何来看我们本土的这样一个历史经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吕微]从现代性的角度看民间文学
下一条: ·[金惠敏]所谓“文学”就是“民间文学”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