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刘晓峰]端午与蟾蜍
  作者:刘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30 | 点击数:13733
 


  端午与蟾蜍,缘分颇深。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清代宫中端午节的大戏《阐道除邪》,就收有张天师制服蛤蟆精的故事。故事中的蛤蟆精,就是蟾蜍。而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

  说到端午与蟾蜍,不妨先讲一段发生在日本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日本天养元年(纪元1144年)五月五日,在京都:

  “看不见”!日本式的庭院中,一位武士着装的青年男子头顶一块颜色古怪的布,站在烈日下喊着。

  “再用力看!”屋檐下,另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不甘心的大声道。

  “还是看不见”!

  怎么会?怎么会看不见呢?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抓着头皮想也想不懂。依照中国传来的古书的记载,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取来蟾蜍的血涂满一尺见方的布,在完全不见日光的地方将其阴干,到了下一个端午节顶着这块布,应当能看见百鬼的,一切都是准确按照书上的记载做的,怎么会看不见呢?

  这位富于科学实验精神的日本人名叫藤原赖长他在其《台记》中的这一段记载的末尾写下的两个字——“无验”。中国古书里收录的一则浪漫的玄想,让这位对百鬼形状充满好奇心的日本人白费了两年的心力。这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抱有的近乎信仰的感情,由此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有趣的是,藤原赖长信以为真的这段据说出典于《玉烛宝典》的浪漫玄想,并不完全是随意的编造。端午和蟾蜍关系密切。古代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捕蟾蜍。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因为古有蟾蜍“辟兵”的说法,所以到了五月望日(十五日)大家都去捉,蟾蜍才面临“寿尽”被捉杀的命运,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这和大象因为长了象牙而被猎杀缘出一辙。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推知汉代已经有了五月捉蟾蜍的习俗。不过捉蟾蜍的时间和目的,与后世却大为不同。北京老话说:“癞蛤蟆,拖不过五月五”,后世捉蟾蜍是在五月五日端午节,但从《淮南子》的记载看,当时捉蟾蜍的时节,是在五月十五日。捉取蟾蜍的目的,后世是为做药,而汉人是为了“辟兵”。关于端午捉蟾蜍的习俗,这里再介绍两条清代史料。清人《熙朝乐事》端午事项下记:觅虾蟆以取蟾酥。

  又《帝京景物略》中记: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

  可见五月端午捉蟾蜍的习俗在当时不仅流行于民间,连皇家亦不例外。并且皇家连捉蟾蜍也忘不了讲究排场,南太医院的医官们居然是打着仪仗、鼓吹奏乐去南海子的。这场景,今天想起来都觉得很有趣。端午捕蟾蜍的习俗,今天仍有流行。施立学《关东岁时风俗论》的《端阳采艾》一节,曾对此有生动的描写:

  端阳之晨,山上最难见的怕属蟾蜍了。老百姓说,什么都有躲人的时候,像农历七月七日早晨不见飞燕一样,端阳之晨一般见不到蟾蜍。七月初七的燕子纷纷飞往银河,成仙人之美,为织女牛郎搭筑鹊桥,蟾蜍干啥去了呢?人都猜它躲起来了。传说,端阳之晨能捕捉到蟾蜍乃是一幸。此物俗称癞蛤蟆,往其大肚中塞上墨块,名唤蛤蟆金,一、二月取出涂用,有解毒疗痈、治咽喉肿痛之效。此物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制成“蟾酥”,可供药用。人说蟾蜍本是月宫之物,月宫别名“蟾宫”,李白《古朗月行》有“蟾蜍饮月影,大明夜已残”句,猜想月缺月圆乃蟾蜍作祟。科举时也称登科为蟾宫折桂。蟾蜍虽然其号不雅,其貌不扬,身上有大小累疣(俗称癞),但此物生命力极强,可承相当于身体十倍、二十倍的重压,且有灵性,怕在五月端阳这一天躲起来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从汉代算起,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二千年一年一次的大劫难,蟾蜍们已经经过二千次。如果不是蟾蜍有超凡的繁殖力,并且生命力强,怕早就成了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如果蟾蜍真的有灵性,他们应当知道推算人间的历法,并在五月五日早早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9-05-27 08:40:3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
下一条: ·三代北京人 创新再造五毒饼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薛锦霞]“走亲”与“斗龙”:端午龙舟的村际交流·[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