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刘怀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批判
  作者:刘怀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1 | 点击数:12990
 


  摘要:列斐伏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开拓者。他放弃了对资本主义宏观而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之科学分析,而突显了现代性日常生活这个微观的主体批判角度。他认为资本主义对社会统治的重心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不再是经济与政治领域而是日常生活领域。这便出现了所谓现代日常生活的 “恐怖主义”现象:有形的、局部的、外部的、直接物质统治,被隐形的、内在的、无孔不入的抽象统治所取代,外在的压迫被自我压抑所取代。这种恐怖主义是与当代西方强势意识形态所渲染的“恐怖主义”无任何共同之处。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 恐怖主义

  个人简历:刘怀玉(1965年—),籍贯河南省镇平县,汉族,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首先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完成的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向“工具理性批判”的转化,既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发生了转移,更使得其批判逻辑发生了根本的转换。这就是从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批判、消解拜物教化批判与作为危机诊断批判,分别转变为“否定的辩证法”、“文化批判”、带有乌托邦意图的“怀旧的历史哲学”。与之相类似,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一书中,列斐伏尔同样导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对象与批判逻辑的双重转换。这就是

  (1)突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分法,放弃了资本主义宏观历史必然过程分析,而突显了现代性日常生活这个微观的主体批判角度;列斐伏尔的现代思想史意义就在于,他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逻辑先是推及到整个日常生活意识的批判,即意识形态物化现象的批判上,接着转而分析起现代日常生活的消费异化与控制上来了,以及对人的欲望需求的异化和符号化伪装的剖析。

  (2)颠覆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强调了消费而不是生产的主导作用,贬抑劳动异化而夸张消费异化;可以说,列斐伏尔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异化理性化批判向以消费与日常生活为中心的异化批判转换过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首先是以个体理性主体为基础的、对抽象物化现实的自我意识批判,进而发展成以欲望主体为根基的对物像化统治的反抗,列斐伏尔即处于这个过渡关节上。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集中于生产程序,马尔库塞与戈德曼集中于技术官僚体制中的理性化组织化问题,而列斐伏尔进而鲍德里亚则质疑的是消费问题。质问的基础是相同的,不过异化问题的处理层次越来越深入微观了。换言之,经典马克思主义只是将问题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管理的异化上,卢卡奇通过其劳动异化逻辑将这种物质生产异化推及到对整个现代生产力的批判即工具异化的批判上来,而阿道诺他们则将其进而扩展到文化上层建筑的生产与理性异化的批判上,而到了列斐伏尔和鲍德里亚这里,批判的逻辑进一步泛化成对日常生活平台上无孔不入的文化消费异化现象的控诉。

  (3)倒置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改造成符号拜物教,淡化意识的现实异化问题,而显出语言异化问题。而我们这里则要重点讨论他的最后一个逻辑转换,即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抽象劳动时间统治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翻转为抽象消费空间主宰现代日常生活的都市社会论;同时,也就是把国家上层建筑权力压迫中心论,转义成为日常生活微型权力的隐性抽象统治的恐怖主义社会理论,从而将马克思的经济政治领域的宏观制度革命中心论,窜改成为日常生活与文化领域的微型革命图景。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资本主义全部剩余价值来源就是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时间的无偿掠夺。而到了列斐伏尔这里,问题转变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控制即对空间/身体/欲望的控制,所以“抽象的时间统治”转变成为了“抽象的空间控制。”列斐伏尔的基本观点是:现代社会本质上是抽象空间或微观权力控制身体/欲望的恐怖主义社会。这个社会统治的技术表现与基础就在于,书写语言是任何制度的载体,一个建立于书写与书写物基础上的社会,倾向于恐怖主义;抽象空间统治导致了日常生活沟通消失与意义的“零度化(虚无化)”,而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实现都市化革命。以上诸种“过度诠释”倾向,其实意味着列斐伏尔在不自觉地走向“后马克思哲学。”

  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路并行,列斐伏尔认为,新资本主义对社会统治的重心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不再是经济与政治领域而是日常生活领域,不再是直接的物质利益操纵而是技术管理与组织化,不再是技术理性对外在自然的统治而是欲望的控制,是通过符号图像与流行的体系次体系这些景观化的商品,所实现的对人的深层精神欲望世界的殖民化。新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统治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与消费领域,而且更隐性地存在于对人们的精神文化心理的无孔不入的控制过程中。新资本主义社会不再是一个以生产过程和合理化历史目标追求为基础的社会,而是一个以控制日常生活消费领域为目的和以工具技术理性控制为手段的社会,这样一个控制消费的科层制度社会同时也就是一个将商品变成图像、将人的需要抽象、“风干”为欲望的社会,也就是商品拜物教发展到极端的社会;而一个商品变成景观图像,基本而固化的需求幻化为流动的欲望,消费脱离生产,交换价值、符号价值与符号消费取代使用价值的社会,同时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抽象为书写语言、艺术生活的语言被抽空为符码编制、能指符号脱离所指现实、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被降解成各种替代性的“次体系”的社会,直接的物质暴力统治以及性的与精神压迫的社会,变成间接的自我压抑、自我欺骗、自我异化的社会。这便是列斐伏尔所说的(类似于马尔库塞式的无可反抗的“单向度社会”与福柯的“规训社会”)“恐怖主义”社会:有形的、局部的、外部的、直接物质统治,被隐形的、内在的、无孔不入的抽象统治所取代,外在的压迫被自我压抑所取代。在这里,

  “到处弥漫着恐怖,暗藏着暴力,四面八方充斥着施加着压力,哪个成员也不能幸免,惟有借助于某个超人才能转移其压迫;每个成员都是恐怖分子,因为他们都想掌握权力;每个成员都会自我惩罚与自我背叛,因此不需要独裁者;恐怖不会固定一处,因为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任何一件特殊事件;这个体系(如果可以称作是‘体系’的话),掌握着每个相互孤立的成员,让他们服从于整体,即服从于一种策略,一种暗藏的目的,一种无人知晓的,也无人质问的,但都处于权力之中的人们的目标”。

  所以,恐怖主义的社会,不是一种外在的、公开的、令人惧怕的断头台式的暴力极权场面,或大批判、广场革命等景象,而多少有点像霍布斯意义上的“人对人是狼”的、人人自危的战争丛林,但主要是一种隐性的内在的“自我的囚禁”,犹若阿道诺所说的“奥德塞”——一位让水手们堵住他们的耳朵以抵制海妖歌声诱惑,而自我绑缚在桅杆上的船长,也就是利斯曼所说的“孤独的人群”。在这一点上,列斐伏尔的恐怖主义社会,是和福柯的规训社会、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以及阿道诺-霍克海姆的极权主义国家和文化工业社会,还有巴特的流行体系、德博特的景观社会、鲍德里亚的拟像化社会等概念高度关联近似的。

  显然,列斐伏尔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一书后半部分所提出的“日常生活中的恐怖主义”概念,或“现代世界是恐怖主义社会”的著名思想,是与美国“9·11”事件之后西方自由主义传媒霸权所大肆渲染的所谓“国际恐怖主义”,并无什么共同之处。列斐伏尔之所谓“恐怖主义”现象,像阿道诺之谓“被管理的世界”一样,乃是作者对现代社会日常生存切身处境的一种全景式的透视、概括与批判,也是该书的理论制高点。这就是将其所谓的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逻辑、即“消费被控制的科层制社会”概念逻辑推向了极端——既把新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制与矛盾分析推向了极端,同时也找到了实现现代日常生活解放与批判的开端。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话语,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统治理论和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不同,也与韦伯的统治合法性类型理论不同。他不是从经济所有制、也不是从个人的行为方式出发,而是从日常生活出发概括出历史上的统治方式,从日常生活这个微观角度揭示出现代社会制度的无孔不入的控制这种恐怖主义本质。他从微型权力控制肉体的方式角度来概括历史统治形式的三个阶段:古代的阶级的暴力的和性的压制社会,近代以来的过度理性压抑社会,以及现代的恐怖主义社会。这种划分无论如何看上去与尔后福柯的权力谱系学所谓从极权社会到惩罚社会再到规训社会的区分有相似之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实践与文本 2007-06-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日常生活史:从城市地图到清明上河图
下一条: ·[纲德]生活世界现象学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