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朱国华]社会学的不朽者:布迪厄
  作者:朱国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0 | 点击数:18603
 


  至少在某种太平盛世,一个思想者肉身的寂灭,总是像一道闪电那样,突然照亮某些被隐蔽的天空,从而迫使人们注意到某种被忘却或被忽视的存在,并由此契机,延伸了思想者精神的存在。在这方面,耶稣的受难与他的复活,其代表的隐喻不仅仅指向宗教,而且,还指向一切精神领域。当然,并不是所有思想者肉体的消失都会成功地自动转化成精神的某种圣化,都会具有偶像化的催化剂作用;我们这里谈论的思想者,必须至少在某个精神空间中确实也占据了某种永久性的位置,必须确实具有某种不朽的理由。从这种观点来看,我们这里检讨布迪厄的学术成就,就不仅仅是对于布迪厄备享死后哀荣的锦上添花式的一种敬意的表达,而更多的是把他逝世的事实视为一种方便的机缘,由此可以窥见其思想的繁复、博大和深刻。这样,那种闪电瞬间的爆发力也许会不复存在,但是它所烛照的那一切,对我们目击者而言,也许会或多或少地留下永恒的印记。

  一、陌生人:布迪厄的生活轨迹与学术性情的发生

  据布迪厄研究者史华兹(David Swartz)的说法,仅是从1958年到1995年,布迪厄就出版了超过30本专着,以及340篇论文, 这其中横跨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学、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甚至体育之类名目繁多的学科,浩浩茫茫,我们的叙述该从何说起?最保险的做法,我们首先还是考察一下布迪厄的生平。我们将会看到,他的生平对他的学术活动的影响决非无关宏旨。

  布迪厄对他本人的生活经验是非常吝啬笔墨的。当他被问到何以对自己的私生活保持沉默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因为他不愿意因此给相对主义者提供攻击他的炸弹,不愿意由于人们可以将他的生活经验与其学术观点联想在一起,从而损害他的话语的自主性。 这种解释听上去显然有点勉强。并非碰巧的是,对社会世界几乎各个领域都有很强表达欲的布迪厄,对于个人的自传也有一个著名的提法,叫做“自传幻觉”(biographical illusion)。社会行动者在脑中通过有意识反观自我所形成的具有某种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自我形象,即是所谓自传幻觉。既然是幻觉,也就必然是无法摆脱自恋的歪曲的反应,而对个人比较科学的形象描述应该基于社会学家根据行动者的种种社会条件所重建的无意识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从这样的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推知,布迪厄也许会认为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就正如歌德的《诗与真》,可能经不起社会学家的层层盘问,还不如不提为妙。

  但是布迪厄提供了正好用他的“观点即立足点之观”(point of view as a view taken from a point)理论足以解读他的一些最基本的信息。我们知道,布迪厄1930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叫做比安(Barn)的偏远的乡镇。作为一个邮递员的儿子,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终于登上了执社会科学之牛耳的法兰西学院的殿堂,他的个人历史因此就具有了双重版本:“其一是神话般的,在其中他是一个面临着都市文明的农家子弟;其二,也是他实际上思考得更严肃的,可能是个小资产阶级和成功的故事。” 不过正是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者的性质。对布迪厄来说,出生在这样的地方,对他具有宿命般的哲学意义,用布迪厄本人的话来说:“在法国,原籍在一个偏远的外省,降生在卢瓦河之南,这些赋予你许多挥之不去的特性,与那些处在殖民境况中的人没什么两样。它赋予我一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外在性,使我和法国社会的核心制度,乃至知识界的体制处于一种十分特殊的关系之中。” 布迪厄无论在社会空间中还是学术场域中都把自己定位为陌生人,也就是定位为与任何主流话语和合法化体制格格不入的敌人,即使他本人成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以及法兰西学院的教授,他本人成为他所反对的体制的一个构成要素,他仍然感到一种强烈的不自在,感到自己与学术界的隔膜,并看上去是背信弃义地把成就了他个人辉煌的这些学术体制或者教育体制,推上了用以揭露其掩盖不平等的解剖台。而推动其批判热情的来源,不仅仅是由于他将自己出生地所强加的被支配的经验转化为一种高傲的对支配者的拒绝,而且还在于他将这种经验普遍化和客观化,在社会宇宙的广阔范围之内到处寻求结构上对应的社会行动者,例如被法国殖民者压迫的阿尔及利亚人,被资产阶级压迫的工人阶级,被男性权力压迫的女人,甚至在统治集团内部属于被支配者的知识分子等等,并使自己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布迪厄谈到他自己的个人情况时,总似乎是在为他的社会学立场做脚注。我们知道的是,布迪厄操着一口方言, 完全凭籍着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勤奋,先后进入了一系列挑剔的名校,他就读的大学是公认为法国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摇篮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但是他在他同班的大多数同学眼睛里并没有读到多少尊重和热情,在这所巴黎人的学校里他落落寡合。布迪厄后来在《学术人》一书中提到了他和福科、德里达这三位具有反体制性情的人都远离由巴黎人在文化、社会上所支配的语境,这种对自己外省身份的念兹在兹可谓意味深长。而他的同学也的确证明了,布迪厄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种对巴黎知识分子世界的“异乎寻常的报复渴望”。 正是这些人支配了巴黎高师。

  但是布迪厄的反叛心理并不仅仅表现在他对巴黎学人的逆反歧视,而是推而广之,表现为对于一切时尚、一切主流话语、一切合法体制的拒绝。他很少跟人进行时髦的论战从而使自己成为时髦思想家的一员,而当他援引韦伯或者马克思的时候,学人们必定已经开始热衷于引用别的经典思想家。当他大学毕业以后到一所中学教了一年哲学,应征入伍,到了阿尔及利亚这以后,他的反叛找到了具有现实性的伦理的和政治的依据。但是即使要表现对殖民地人民苦难的同情,他也采取了学术话语而非政治话语的干预模式,这和法国知识界动辄发表联名抗议声明的方式大相径庭。这两年的研究成果以《阿尔及利亚社会学》为书名在1958年得以出版。殖民主义人类学家总是使自己的研究成为殖民统治的根据,而布迪厄的研究表明,阿尔及利亚作为一个和谐的文化整体,由于殖民统治而分崩离析,并被强迫性卷入到由传统价值向现代价值的痛苦转变过程之中。

  此后,阿尔及利亚以及某种程度上他的家乡比安地区,就一直成为他的学术根据地。如果说对阿尔及利亚的系列研究(他还出版了《阿尔及利亚的劳动与劳动者》、《流离失所:阿尔及利亚农业传统的危机》等书以及相关论文)使他在学术界崭露头角,那么,《继承人》以其对于法国教育制度的尖锐的批判则使他获得了社会知名度,并成为法国五月风暴造反学生们的精神武器之一,尽管布迪厄本人当时对这场运动保持了沉默。 布迪厄另一部成名作是《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两本书都引起了广泛的学术的和政治的争论。可以说,60年代初以来,布迪厄就走上了学术场的金光大道。在社会学名宿阿隆不遗余力地奖掖下,1964年被任命为法国高等研究实验中心研究的主任。由于与阿隆政见不合,1968年布迪厄筹建了自己的欧洲社会学中心,但是这并不妨碍阿隆对他的继续支持。正是在阿隆、列维-斯特劳斯和布罗代尔的帮助之下,同时也因为1979年《区隔》和1980年《实践的逻辑》的出版,他才击败图海纳,于1981年获得法兰西学院的教席,从而使自己的学术生涯达到顶峰。不仅如此,他的著作甚至还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区隔》一书令人难以置信地销售了10万册。1993年,他获得法国家科研中心授予的金质学术奖章,此奖极少授予社会科学家,此前只有列维-斯特劳斯于1968年获得过。他得到的最后一枚奖章是2000年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的代表国际人类学界最高荣誉的赫胥利奖。

  这样,布迪厄的反体制最终被体制所接纳,他也以个人的传奇故事实现了他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学术灰姑娘的梦想。对于不无刻薄的人如他昔日的女学生雅妮娜·维尔代斯-勒鲁而言,这是布迪厄“利用世界的苦难来扩大他的影响,来占领一切讲台。” 也就是说,布迪厄作为一个饱受歧视的外省孩子,成功地将自己的仇恨升华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视角,并牟取了符号暴利;但即使是同情他的人,也要看到他的社会轨迹对他认知结构的约束,也要看到这位陌生人没有看到什么,这是我们下文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所必须提到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实践与文本 2008-04-0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吉登斯]论社会学发展的九种趋势
下一条: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相关链接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
·[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郁喆隽]“佛系”是对“单通道社会”的暧昧抵抗
·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顾忠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世界图像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考察
·[陈嘉音]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化解读:段子与川柳比较研究·[赖立里 张慧]如何触碰生活的质感——日常生活研究方法论的四个面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