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报道·
日本“狂言”大师野村万作访华
北京周报 2009-05-14
日本“狂言”大师野村万作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日本“狂言”大师、“人间国宝”野村万作率其长子、著名表演艺术家野村万斋一行于2009年5月13日来华访问,并于5月15日晚19时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隆重举行“2009年日本传统舞台艺术‘狂言’访华友好公演”活动。
5月13日下午,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办了此次公演的新闻发布会。野村万作在致辞中说:“众所周知,能、狂言起源于中国的散乐、散曲,之后在日本逐渐成长与发展。也可以说是日中文化交流历史的典范。1976年以来,我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一员多次访华,通过狂言公演、交流会、电视记录片等形式,积极参与了日中文化交流活动。之所以我有这种对中国的独特感情是因为我曾经观看过梅兰芳、袁世海、李少春等艺术家的访日演出,并被他们所感动。”
野村万作一直敬仰中国文化,曾多次访华演出,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他与中国著名昆剧表演艺术者——张继青女士合作演出“秋江”,这是中国“昆曲”和日本“狂言”的第一次合作,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日中之间的传统剧目以及独特的艺术应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找到他们的共同点,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野村万作说。
野村万作的艺术在日本受到高度评价,2007年被授予艺术家最高级别的“人间国宝”的荣誉。此次来华演出之际,为高度肯定野村先生的艺术造诣,促进中日两国戏剧更深入的学术交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将于5月15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野村万作“名誉教授”的称号。
此次公演的3个剧目——《三番叟》、《棒缚》、《茸》,是“野村万作、狂言十八选”中的经典作品,凝聚了野村先生长期艺术生涯的心血。“狂言被称为人间赞歌。其特点是在舞台无论是怎样的对立,但是到了幕后他们都会握手言和。通过这次公演,我想把狂言的真髓以及其幽默介绍给各位观众。有句话叫做‘鞭策老驱’。为庆祝中国建国60周年,并祝愿日中两国之间的交流能够长远、充实、更上一层楼,我会在《三番叟》祝福舞的表演中展现给各位观众。” 野村万作说。
背景资料:
野村万作
1931年生于东京,日本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物(“人间国宝”称号)。从师于已故祖父初代野村万斋及已故父亲第六代野村万藏。首次登台年仅3岁。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现任“万作之会”会长。
狂言
狂言是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创始于室町时代(1932年之至1573年)初期,于江户时代(1600年至1867年)发展成熟。原在“能剧”演出的间隙中插演,所以“能剧”和“狂言”合成为“能乐”,同出于农村祭神的“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狂言”逐渐摆脱对“能剧”的从属地位,趋向于独立演出。“狂言”是小型喜剧,情节简单,每出戏不过2至4个角色,以当时的口语演出,演出时间大约20至40分钟。上场的主角称为“仕手”,配角称为“胁”。具有代表性的演出程式,一般先由仕手或胁上场报名,然后主配角一问一答,逐渐展开情节,酿成矛盾,当局面激化,对立达到顶点无法解决时,便由对立的一方逃走了事。“狂言”在兴起初期并无固定台本,靠师徒之间口传,后来有了备忘的剧情纪要,由演员在台上即兴发挥。到江户时代才形成固定的台本,所有台本都是由“狂言”演员创作,经过多年演出逐渐定型。现在保留的剧目共有260个。“狂言”取材于普通人物的身边琐事,除祈福祝颂的神佛戏外,基本上都是幽默的喜剧,以当时的社会习俗为背景,针对世事人情的纰缪,痛加讥刺和嘲讽。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北大讲堂新闻 2009-5-1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