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将生死并置:清明节俗的结构
1、扫墓与踏青并存
自清明节作为一个独立节日从唐代诞生开始,它的核心节俗就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悼亡的扫墓,一是示生的踏青、蹴鞠、斗鸡、荡秋千等活动。这两部分内容不仅在同一时间分属于不同的人群,甚至在节日里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早在唐代扫墓时,就已然如此。唐高宗在公元7世纪颁布的一份诏书中就说:“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近世的相关记载就更多。且举一例,据地方志记载,在民国时期的北京一带,“清明日,男女簪柳出扫墓,担樽榼,挂纸钱,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岭。既而,趋芳树,择园圃,列坐馂余而后归。”
2、扫墓活动本身是生者到亡者的栖息之所的拜扫,是生者与死者在同一个时空中的共在。
二、将生死并置: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强化生者与死者的联系。
如果我们综合考虑清明节人们的扫墓祭祖行为,可以发现人们所祭之祖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层面,有一家之祖,有一族之祖,有一地之祖(贤),像成都清明放水节祭拜李冰父子,有一国之祖(贤),如对炎黄的祭拜。清明节里,那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来祭拜亡灵,为什么?因为我们记得他们,没有忘记,他们有的给了我们生命并将我们抚养成人,有的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有的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有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了维系了我们现在赖以栖身的家园,我们是他们的后代,是他们恩惠的受益人,对他们存有一份感恩的心。而在扫墓祭拜的过程中,我们强化了这份联系。记住他们就是记住了历史,就是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历史。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懂得感恩的民族!
2、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强化生者之间的联带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和你和他为什么在同一个时间来到同一个地点对同一个人表达我们的敬意?是因为我和你和他有所共享有所共担,因为我和你和他都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来自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国家。不同层面的祭祖行为,让人们在不同层面具有了彼此之间的联带感,也拥有了不同层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促使生者对生命的思考。清明节将死生并置,是将“向死而生”这个永远都无法解决的矛盾赤裸裸摆开了给人看。常日里,死人的坟墓总与活人的生活相隔甚远,活着的人总会以为死亡是在自己触摸不到的距离。但清明节里,这边厢是在杨柳风杏花雨中欢歌笑语的血肉之躯,那边厢是一丘坟土下默默无言的枯骨一把。这边厢就是自己的现在,那边厢虽是别人的现在却也正是自己的未来。相信任何一个置身于其中的正常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他会悄悄计算属于自己日子,“该怎样活着”必然成为他的追问。而这种思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在以后的生活态度。已经有人指出:死亡将导致我们毁灭,但对死亡的察觉又能拯救我们!
宋代有个叫高翥的诗人,作过一首很名的《清明日》,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出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这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感叹不正是扫墓后对生命进行思考的结果吗?这是一种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态度。而人们在扫墓之后总是沉醉于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蹴鞠、踢毽子、踏青等各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也是因为它们都是对参与者生命力的张扬,甚至吃青团、插柳条等唱响的也是生命之歌、青春之歌。
4、清明节将生死并置,必然促使生者对死亡的思考。
有人说,死亡有两种,一种是有准备的死亡,一种是没有准备的死亡。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断提醒生者死亡的不可避免,不断让生者与死者近距离接触,它令人直面死亡,让人死得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地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冷静地回忆自己的过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能够学会坦然地面对他人的和自己的死亡,能够以更加超然的心态和智慧面对世俗的种种纠缠。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09年04月09日14:06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