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列维-施特劳斯]原始人?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百岁诞辰纪念专辑
  作者: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0 | 点击数:14450
 


《对印度人的毁灭》细述了海地人爱德华•迪瓦尔-卡里耶的三联雕刻版(个人收藏品)
©爱德华•迪瓦尔-卡里耶

这个定义暗含着最初的意思。
原始人难道不是那些在今天还保留着人类最初生活状态的民族吗?
这个假设很有诱惑力,但会引发严重混淆。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于1951年5月在教科文组织《信使》上发表了本文,
阐述了原始人的定义为何是个圈套。




 
        过去人们谈论野人一词,该词义简单明了。从词源上说,野人就是森林里的居民;因此这个词指的是一种贴近大自然的生命,与德语中更为直接的表达“原始民族”的意思不谋而合。且不必说这些词语所指的民族,例如爱斯基摩人,不一定生活在森林里,其实野人一词早就有了引申义,并且很快带有一定的侮辱性质。此外,贴近自然的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贴近大自然,但二者却拥有着共同的文明。 

        人们逐渐开始明白,不能依据与大自然的距离来划分人类,所有社会都与自然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是因为人类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是人类有语言,会使用工具,并且使用的是经过加工的物品,遵从各族的习俗、信仰和法规,有着与自然秩序截然不同的固定秩序。人类世界就是文明的世界;这与同样具有严密性和必然性的自然界截然不同,不论自然界的文明程度如何。所有人,不论是住高楼大厦,还是住林中的茅屋,都会使用语言,制造工具,并规范行为。正因如此,人才成其为人,而并不在于住在何地。 

        因此,现代人种学更倾向于使用原始人一词来表示野人,它指的是大量的——估计约好几千——由于某些共同的特征而被定为原始的社会。这些特征又是什么呢?这也正是争议所在。
 


        哪个共同点?

 
带着插有羽毛的鼻钉的南比卡瓦拉族人(巴西1935-1939年)©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我们且不去计算数目。毫无疑问,此时原始人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在人类历史上,数以百万计的社会造就了一个特殊现象,集中表现为某些伟大的文明。此外,这些伟大的文明还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地域上相隔甚远的地区,像东方国家、远东地区、欧洲和中南美洲。 

        然而在此前提下,我们会发现这些文明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数字已经不再是决定作用。某些非洲国家有数几十万人口,而大洋洲的一些部落只有区区几千人。但我们也知道,在世界上同一些地区,生活着只有几百人的聚居群体,有时甚至只有几十个成员。 

        总之,这些组织结构极其松散(爱斯基摩人和某些澳大利亚的部落也是如此)的群体,在逢年过节或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期聚集起来,人数得以扩充,因而有了几千个成员;但在其他时候,这些大的群体则表现为由几个家庭组成的小团体,有时甚至只有一个家庭,自给自足。如果40人的社会和4万人的社会都可以被称作原始社会,那么数字就不是决定性证据。
 


        工业文明之外的文化


 
带着唇环和鼻针的南比卡瓦拉族儿童(巴西1935-1939年)©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我们似乎应该立足于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原始文化的另一个共同特征。这些文化都置身于工业文明之外,或者至少直到近期是这样。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提出的这个标准是不是太宽泛了? 

        人们经常不无道理地指出,从古代直到蒸汽机的发明,西欧国家的生活方式都鲜有改变:古罗马帝国贵族的生活和十八世纪法国、英国或荷兰的资产阶级的生活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然而无论是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还是1750年前后的阿姆斯特丹,都不能与美拉尼西亚的一个现代乡村相比,甚至也比不上十九世纪的通布图。我们不能把工业文明诞生之前的文明与处于工业文明之外的文明相混淆。对于后者,如果没有其他人将工业文明强加给它们,很可能还将长期保持这种状态。 

        事实上,当我们谈到原始民族时,我们就会想到这一历史因素。这个词还暗含着最初的意思。因此,原始人难道不是那些在今天还保存着、或者保留着人类最初生活状态的民族吗?这个假设很有意思,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也很有道理,但也会引发严重混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8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亚洲在欧洲身上享有物质债权与精神债权
下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人文数学
   相关链接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林安宁]基于共时研究的傩定义与范畴新探·[西蒙·布朗纳]迈向实践的民俗定义
·[王霄冰]民俗关系:定义民俗与民俗学的新路径·[福田亚细男 菅丰 塚原伸治]民俗学的定义问题
·[丹·本-阿默思]民俗的定义:一篇个人叙事·[白玛措]从经济生活变迁到身份定义转换的研究: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
·[朝戈金]“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问题·[唐世平]社会科学中的概念
·[彭雪芳]加拿大土著民族的汗屋仪式·[刘宗迪]民俗学:从神话的编造者到神话的消解者
·[金惠敏]一个定义,一种历史·[岩本通弥]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
·[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