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列维-施特劳斯与教科文组织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百岁诞辰纪念专辑
  作者:Wiktor Stoczkowski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4 | 点击数:19129
 

人口主观密度概念

 
圣诞前慕尼黑的沸腾场面©索伊•萨勒

      在1953年2月27日发表的《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纲领预案》中,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提出了一项针对人口增长和政治统一化影响的研究计划。 

      以下是摘要。


 
      一直以来,人口统计学家看待人口问题的角度都过于客观。然而,人口密度并不仅仅取决于每平方公里的居民数量或需求与资源比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沟通交流方式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如运输道路和交通手段)以及意识观念之间的接触(如果将问题扩展到思想交流方式的层面上)变得多样化。相同的人群,根据其对自身客观密度是否有意识,是感到高兴还是惧怕,对它的影响是降低还是夸大,会有不同的反应。 

      要对人口发展进行分析,除了人口学研究的可变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围的其他因素:法律,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社会学以及心理学。
该问题还存在一个特殊方面,对此,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主席N. Sauvy引发了我对它的注意。在这一点上,人口学家们一致要求社会科学的加入:即每个国家采取的不同方式—基于纯粹的人口学分析是完全无法预见的—以应对其人口压力的增长。这种应对可能是积极的,如荷兰;可能是近乎无效的,如法国;也可能是消极的,印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也正因如此,只有在司法体制、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传统习俗以及人群心理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才能够成功预见这一点。


      民族群体规模的扩大 

        当今政治界包含多个民族团体,且后者的规模已今非昔比,这一点已为我们所熟知。欧洲仍然由众多国家组成,而相对于美国或苏联,乃至中国和印度,它们的大小只能说普通。总的来说,人们认为这些“超级大国”对于当今世界来说,是合理结构的代表,这也正是欧洲要走向联合的原因。因此,对于我们目前的研究,不仅有了极端的形式,还有了各种中间状态。民族群体扩大的结果,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提出一个假设:大国有着与小国不同的司法、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而它们的成员之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那么,在这些不同点中,哪些因素会完全或主要地随人群的规模而变化呢?这个问题就要求人口统计学家(此时他们倾向于人口数量的最小化)、人类学家(研究小群体)以及历史学家(他们十分清楚与19世纪民族性的形成有着相同次序的一个过程,尽管该过程只在更小的层面上进行)的合作了;最后,很明显,也同样需要法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参与。 

        我们并不一定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民族群体最适宜的规模。奥古斯特•孔特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也许我们能得出一些结论,提出一些假设,帮助一些国家领导人,尤其是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在走向联合或统一的道路上预见他们努力的结果。 

 

 

 

  • 参考
  • 科学面前的种族主义  新出版社,1973年,(PDF, 385页)
  • 与种族主义作斗争    (PDF, 25 p.)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8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音视频]
    下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巴基斯坦:精神家园和国家现实
       相关链接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候选遗产将于12月审议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UNESCO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导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性别*·[Chiara Bortolotto]“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达成一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清单编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2018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