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施特劳斯对教科文组织工作的第一项贡献可以追溯至1949年,他当时参加了负责起草首份教科文组织《种族宣言》的国际学者委员会,《宣言》于1950 年发表。同年,他受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对巴基斯坦的社会科学状况进行调查。1951年,他就任旨在设立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的专家委员会的首位秘书长,任期从1952年到1961年。1952年,应教科文组织的要求,他撰写了《种族与历史》,这本书后来成为反种族主义文学的经典。1971年,他应邀主持“向种族主义进行战斗的行动国际年”的开幕式,发表了题为“种族与文化”的演讲。这次演讲偏离了教科文组织的信念,削弱了他与教科文组织的关系。但近年来双方的关系有所缓解,列维-施特劳斯参加了2005年教科文组织成立六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就是一个证明。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列维-施特劳斯的思想和教科文组织的信念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双方都关注着人类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问题。
共识...
种族宣言(1950)(摘要见第2页)
纳粹造成的灾难结束了,重要工作之一是设法打破种族不平等的思想。教科文组织希望大力提倡曾被纳粹摒弃的一些思想概念:人类团结、人类平等、异族通婚无害、划分种族等级是专横行为、以及合作本能是人类的基本特征。这正是第一份教科文组织《种族宣言》(1950年)的主要观点。
在《宣言》发表之后,教科文组织很快为普通民众推出了若干小册子,由教科文组织种族问题研究处策划,作为“教育攻势”的工具。列维-施特劳斯的贡献是撰写了《种族与历史》。该书的主旨是纠正教科文组织反种族主义原则的一个主要缺陷。正如列维-施特劳斯所说,如果任由不平等观点在文化层面继续存在,认为不同社会对于人类文明共同遗产的贡献各不相同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那么仅仅宣称没有生物数据能够证明“种族”不平等,又有什么意义呢?列维-施特劳斯提出的解决办法在于,要表明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能力与该社会是否优于其他社会是没有任何联系的,而是关系到每个人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种族与历史》认为,相互交流是进步的基本条件,这完全符合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的合作精神。
19 年后,列维-施特劳斯应邀在“向种族主义进行战斗的行动国际年”开幕式上发表演说。同1952年相比,此时的他对教科文组织的理念更多地是持批判观点。他承认自己怀疑“人类之间的知识传播和交流发展将使人类有朝一日实现和谐共处,承认并尊重各自的多样性”。他得出结论认为,已经证明打击种族主义毫无作用,因为最初的调查分析——同时也是教科文组织方案的基础——在根本原则上就是错误的:表现为不宽容的种族主义形式并不是关于种族的错误概念导致的恶果,而是有更深层的基础,是意识形态的扭曲,用列维-施特劳斯的话说,是被用来掩盖地球人口饱和酿成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