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兔来源的解释,我们暂时只能以比较常识性的“阴影说”为满足。月亮里有阴影,这是原始的人民也会感觉到的,所以世界上许多文化早熟或晚熟的民族差不多都有关于这种现象的传说,中国较早期的蟾蜍和兔子,后期的兔子捣药、吴刚伐桂树等故事,大都直接或间接和解释阴影的现象有关,虽然其中有的还别有思想背景(如前面所已经说过的,蟾蜍和蚌蛤的关系之类)。东汉天文学者张衡,在他所著《灵宪》里说:“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蛤兔焉。”[9]。抛开他的阴阳之说不管,后两语正暗示出蛤(蟾蜍)、兔的形象和月面斑点的联系。又纬书《诗推度灾》说:“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萌。”(宋均注:“穴,决也。决鼻,兔也。”)[10]后两句说明两种生物的像(阴影的像)随着月形由缺趋圆的逐渐形成。晋人虞喜也曾在他的著作里,说从月亮的自缺向圆的过程可以看见传说里的人物和桂树逐渐形成的情况[11]。这也暗示传说中的人物、桂树是指的阴影。古代印度,除了修行的兔子的传说之外,还有一些其它解释月中阴影的故事,如认为它是高大的阎浮树的影子,或认为它是大海里鱼鳖等影子在月轮里的显现[12]。这和我们古代解释月里阴影的蟾蜍、兔子等说法,在思考方式上是相似的。
最后,谈谈嫦娥的神话。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相当久远和比较普遍的一个天体神话。他在我国各种艺术的创作里也成为习见题材或典故。近代我国最伟大的文豪和思想家鲁迅,为了批判当时某种恶劣的社会现象,也取材于这个古神话,而写成了光辉的讽刺小说《奔月》。现在我们有机会在帛画上看到跟最早记载它的文献差不多同时的、非常生动的艺术表现(这是后来石刻和壁画里所见的飞仙艺术的先驱),实在是学术界的极大喜悦。
像大家所知道,记录嫦娥故事的最初文献是《淮南子》[13],《览冥训》里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嫦)娥窃以奔月。”因为作者是作为说理的譬喻而使用的,所以语词相当简略。在许慎、高诱及其他东汉一些学者的注释和记述里就比较说得详细些。我们试举张衡的纪述:“……其后有凭焉者。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14]这在内容上比较丰富一些了(尽管它也还是有缺略的地方,例如没有提及她和后羿的关系),而且把它和已经存在的蟾蜍捏合起来。这个故事,后来还有一些发展的说法,这里就不更引述了。
这个传说的情节,是融合了别的一些神话的人物和动物的成分的。羿是上古东方部落的英雄神,他的故事很多(《天问》就再三地说到它),最著名的当然是射日。他本来是独立存在的神话人物。西王母是大家知道的古代西方神话里的重要人物(虽然原来它是一个地名)。《穆天子传》的记载即使有问题,但是汉人在文献和实物里已经常表现她。蟾蜍和不死药是传说,故事里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这些表明这个传说的产生的时期多少要迟些。另一个证据,是它有着方士求不死药的道家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从战国到西汉初才流行的。
我国古代实在有比嫦娥传说更古老的月亮神话,那就是《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的常仪浴月的故事。它说:“有女子方浴月(按指所画图景)。帝俊妻常仪,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郭璞注说“义与羲和浴日同。”关于《大荒南经》所记羲和生日和浴日的故事,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过。这种神话,情节自然很简略,但是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民朴素的想象。跟这种原始的神话比较起来,嫦娥故事就显得有些复杂和藻饰了。尽管如此,它们也不是截然无关,后者的名字(嫦娥)就是从前者的名字(常羲或常仪)来的,因为在古代,两者在音读是接近的。但是大概由于故事较富于情节和主题思想较合于后来某些人的心理,嫦娥传说在口头上和艺术上取得了较长久的生命。
嫦娥神话是什么性质的神话呢?它无疑也是一种解释性的神话。有些研究者认为它所解释的是月亮的每月缺而复圆的现象。这大约是可信的。原因有二:其一,我国古代人民似有把月亮的圆缺看作同人的生死一样的想法。汉代的学者刘熙,在他所著的字书《释名》里,有这样一段话:“晦,月尽之名也。晦,灰也,火死为灰,月光尽似之也。朔,月初之名也。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15]朔、晦两字的原来意思是否如此,姑且不论,以圆缺为生死,却是初民容易产生的一种素朴的思想。这位古训诂家的话很可能是有所本的。其二,世界上别的民族也有这类想法。例如南洋菲吉岛的神话说,月神与鼠神讨论人类的死的方式问题,月神主张应当像她自己那样暂时死亡而又再生,但是那鼠神却不听他这一套,主张人类应当像鼠类那样死不再生。他的话得胜,此后人类就不能像月神所说那样幸运了。这种想法正和刘熙所说的相同。嫦娥所以能够成为“死则又育”的月亮的神,是由于她吃了不死的药,这种解释正是从认为“月是不死的”原始的想法化生出来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