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钟敬文]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1]
  作者:钟敬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5-03 | 点击数:15602
 

        ㈠社会风俗为集体创造之产物

        每一社会中所流行之风俗、习惯,乃至其大部分制度、文物,大抵由该社会之民众,迫于共同之需要,凭借现实所能提供之条件(物质的、精神的)而创成。在流行过程中又不断受到广大群众之补充或修订,一世代又一世代,一地域又一地域,流传与扩布,直到原来之社会需要及所凭借之各种条件已经变迁、消失,此种社会文化产物亦逐渐或迅速成为一种“残余物”,或终沦于消亡。此乃其一般社会文化现象发生、发展之规律。而对此规律之发见与阐明,主要却为近代社会科学之功绩。在科学尚未发达,或虽发达而未能被其光耀之广大群众对传统风俗、习惯等往往不免采取一种“前科学”之解释,并世代沿袭之。彼等因为一方面对于周围存在之事实,产生寻源问底之历史要求,另一方面实际智力等又不能与要求相副,于是,产生一种空想或半空想之解释。彼等凭借局限之经验、知识与较少之推理能力等以解释某事物之起源。在此种思想活动中,幻想起极大作用。其结果即为各民族大量存在之“推原论的”神话、传说。刘三姐及其传歌之传说,乃此种解释传说之一个显例。此种传说,作为人民文艺创作看,固不失为一种有价值之作品,作为社会史、文化史及民族心理学等之科学研究资料看,亦有其相当价值。但作为风俗、习惯起源之科学的解释,则不足取也。

        论此种思想产物之一种特点,乃将集体创造之社会事象之起源,归功于一二杰出人物。此种人物,可能为见于历史文献之有名人物,亦可能为民间杜撰之人物。我国古代风俗、习惯中之起源神话、传说,如寒食节禁火之推源于介子推之被焚;端午竞渡与吃粽于推源于屈原之溺水及保证彼能安全获得祭品;全国各地优秀之建筑物,皆被谓为鲁班之巧艺,……此类事例,俯拾即是。此等解释性传说,充分说明过去群众对社会文化事象(风俗、习惯等)作解释时,其所遵循思想途径与表现形式之一种共有特点。

        此种特点,不仅过去民众惯用,我国古代历史家亦常用之以推断远古历史人物及事物。大家熟悉之古史人物如伏羲、黄帝等,皆被说成许多社会文物、制度之创制者;而许多文化事物如弓箭、农具,以及渔猎、耕种、养蚕、织布等生活技术,皆莫不各有其有名有姓之创始人物。我国此种神话、传说式之古史观,流行两三千年,一直到近代历史科学之知识发达后,方使之根本改变。刘三姐被当作南方歌圩风俗之创始人,乃此种传统的历史、文化解释法在风俗问题上之一种表现。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繁多,以汉族为首,各民族皆有唱歌风俗存在及流传,因而亦各有其关于唱歌起源之传说,如河南罗山地区汉族民众,说始传歌者为秦始皇时代之一女子(或云太白金星所变之老人),彼女可怜辛苦筑造长城之工役,因唱歌以消除其疲乏。后人遂沿袭成风[9]。又吴地汉人认张良为山歌创始人[10]。甘肃地方流传关于花儿(当地汉、回、藏等民族所喜唱之民歌)起源之故事,谓河州昔有一牧童,歌唱从道士所传授之花儿,见悦于一女子,两人遂结成伴侣。此种歌曲被传唱至今[11]。广西地区,壮族民间流行之唱歌起源传说,约有数种,故事中之主人公有名有姓者,如邕宁所传陆葛姐、周哥美郎之类[12],多数虽无主人公姓名,但皆个人,并非集体。此正说明用刘三姐传歌以解释歌圩之起源,乃民众文化事物解释法之一种惯例。歌圩起源之科学的解释,不能以此为据也。然此种传说对歌圩起源问题之研究,亦并非全无用处,但看何运用之耳。

        总之,从文化史之角度观之,广西等省少数民族喜欢唱歌及赛歌风俗,起初并非某个人所发起、创造;反之,乃居住其他地之民族,开始由为满足众人之生活需要,而集体创造之,又经过各时期民众之传袭、丰富及改变而成今日之状态者。此关于此种社会现象之科学的说明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
下一条: ·[钟敬文]从石龟到石狮子[1]
   相关链接
·[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施爱东]刘三妹与刘三婆:女仙称谓的转换逻辑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
·[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
·[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
·[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
·[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