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不落夫家的习俗:自梳女、惠安女等
(一)姑婆屋、自梳女
在广东省的番禺县,至今在集镇上还可以见到一些头后留着长长独辫的老太太,她们就是最后一代的自梳女。自梳女,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女性独身主义者。当地风俗,婚前少女与婚后少妇的发型不同。新婚前夕,母亲要为女儿把头发梳起来,这个仪式象征着你即将成为一个男人的妻子。自梳女一般讨厌男人和家庭,她们不要母亲梳头的仪式,而举行一个自己梳头的仪式,向亲朋好友表示自己终身不再嫁人了。
举行这个仪式之后,她就搬到自梳女集中居住的地方——姑婆屋里去住。姑婆屋是由自梳女集资建起来的,青砖平房,内有十几间小屋。她们从此不依靠家庭,自谋衣食。在中国封建社会,女人嫁到男人家里,伺候丈夫,伺候公公婆婆,动不动就要下跪,低声下气,像奴婢一样,这几乎是每个女人无法抗拒的命运。自梳女敢于抗拒这种命运,去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早期应当属于一种进步的运动。
走进姑婆屋,里面有一间一间的小屋子,又干净又整洁。一个小屋子就像一个家,甚至很像一个完整的家。一家三口,和睦相处。墙上有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前面坐着父亲和母亲,后面站着一个女儿。但是这个父亲并不是男人,而是一个留着短发的女人。这个女儿也不是亲生的女儿,而是收养的或买的孤儿。在“父亲”与“母亲”之间,往往有着同性恋关系,这是这个特殊家庭的感情基础。
住在姑婆屋的自梳女,多则一二百人,少则一二十人。每天的吃饭、睡觉、上班、休息都管理得有条有理。姐妹们人人平等,财产公有,赚了钱大家用,互助互济,很像原始共产主义的母系大家庭。自梳女死后不进家族的祖坟,葬在“姑婆山”上。自梳女生前常去姑婆山祭祀先去的结拜姊妹,临终前赶到姑婆山为自己选择一块墓地。
苏丹南部的克雷亚族也有由两个女人甚至三个女人组成的家庭。一个不能生育并离婚的女人,可以娶一个“妻子”回家同居,自己担当“丈夫”的角色。“丈夫”会安排男友偷偷与“妻子”做爱,生下一个名义上是自己的孩子。“丈夫”还可纳“妾”,找一个小老婆回家做家务。
(二)惠安女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还有一种不落夫家的婚俗。不落夫家又称长住娘家,指新娘婚后三天即回娘家长住的习俗。在娘家她仍然过少女的生活,可以参加放寮、狂欢节一类的活动。直到生了孩子,她才真正去到男方家里去住。如果迟迟不生孩子,她在娘家可能会生活五六年甚至上十年。不落夫家的女子能够享受少女婚前性自由的权利,所以,她生的孩子也许并不是她丈夫的。古代有些民族实行杀长宜弟的习俗,即杀死长子,他的弟弟有财产继承权。这一习俗与不落夫家有关,因为长子往往血统不纯。
福建省惠安女以她们奇特的服装服饰和惊人的吃苦耐劳而闻名于世。黄斗笠,绿头巾,蓝短衫,银裤链,黑宽裤,配着苗条的身材,敞露的肚脐,显得分外妖娆。斑斓的色彩,与大海的蔚蓝、沙滩的金黄、浪花的雪白搭配得那么美丽协调。惠安女个子小巧,但她们有蚂蚁搬运的精神,经常结伙做采石、运石、建路建房、犁地的重体力劳动,亲眼所见之人无不赞叹不已。不落夫家的习俗在惠安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至今尚存。婚后几天,新娘回娘家长住,与结拜姐妹关系特别密切。她们白天各自劳动,晚上聚在一起做女红,说知心话,唱流行情歌。有的吃住在一起,形影不离,宣称不同生,要同死。
有的地区组织“长住娘家妇女会”,入会者缴纳白银五元和鳗鱼十斤。晚上集中睡觉,谁想回夫家,需经批准,批准条件是保证不与丈夫同床,回来要汇报。个别地方妇女回夫家要带面布遮脸,晚上熄灯后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前回娘家。结果有的夫妻结婚几年还不相识,集市上擦肩而过不打招呼。
这种组织禁止回夫家女子与丈夫做爱,做爱者受到孤立,被骂为“臭人”。有些惠安女从丈夫那里得不到感情,从妇女组织那里得不到温暖,感叹人生只有苦,互相招引,集体投潭跳海自杀,成为一种风气。
(三)金兰会
广东顺德等地的不落夫家的女子组成了“金兰会”,会中女子都是结拜姐妹。少女时,往往发誓不嫁。不得不嫁时,要与姐妹们七日哭嫁。出嫁前夕,金兰会友将新娘下身全部用白布带裹紧,与内裤缝死,再三交待不许失身。又喂其白果,据说能使阴道收缩,无法性交。婚后三天新娘回家,金兰会要检查白布是否解开过,是否与丈夫做爱。做爱者被视为失节,受到会友们的侮辱与孤立。有时逼之过甚,往往自杀。有的婚后终生不回夫家,宁可花钱给丈夫讨一个小老婆。自己守身如玉,直到临死前才让人送到夫家办丧安葬。
湖南省江永县桃川一带,由不落夫家的女子结成“行客”。行客是结拜姐妹中关系最深的生死之交,彼此相爱,形影不离。行客不得不结婚时,全身白布包裹,打成死结。去夫家行婚礼时,新娘秘藏剪刀,她的行客扮成伴娘随同前往。入洞房后,若丈夫强行做爱,新娘会持剪刀自卫,行客也会冲进洞房相助。民国初年,曾有新娘与行客杀死或杀伤新郎的血案发生。
不落夫家之俗在南方极其广泛。上举几例,均为汉族地区,其他如壮、侗、布依、黎、水、仫佬、毛南、苗、瑶、彝、西南藏族等,都有此俗流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语文新课程资源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