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
一、春节的起源:丰收祭与新岁首
春节,民间俗称“大年”。关于年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年是怪兽,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下山来找东西吃,当然也吃人。人们害怕年的伤害,就在年三十的晚上全家躲在家里不出门,让年过去了,才在正月初一出门庆贺,互相拜年,看邻里亲戚是否安全。这样一则风俗传说,解释了我们过年的民俗活动。当然这只是传说。年的真正的起源来自人们对四季循环周期的认识,年是周期循环的终点与起点。
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的时间把握重视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 ”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载是运载之意,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夏朝以“岁”称年,岁是天上的木星,木星在天穹上越过要十二年,如果将木星轨迹,分成十二等分的话,一年就走过一度。这是古老的星象纪年。商朝迷信鬼神,以年度祭祀周期纪年,所以称“祀”。周朝是农业部落,农事生产周期是其纪年的依据,因此以农作物丰收为“年”。
“年”的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甲骨卜辞中常有“受年”、“受黍年”、“求年”等。《说文》:“年,谷熟也。”在农作物丰收之后,人们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谢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
由于当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商代,并不特别看重禾谷成熟周期,而周朝以农业为立国的基础,农业丰收是王朝大事,因此径直以禾谷收获期作为年度时间名称。以农作物生长、成熟为时间段落标志是原始先民的习惯,它在一些后进民族中保存了很久。
大年、新年由周代确定之后,成为中国人最向往的日子。《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周人禾谷登场后人们庆祝欢乐的场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因此在十月末十一月初过年,后世过年的热闹与过年祝福在这里已经有着鲜明的体现。
应该说明大年以前不叫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大家都已经习惯将春节等同于岁首,并且将年末也包含在春节系列活动之中,所以我们将上古开始的年终岁首的年节祭祀与庆祝活动都囊括在传统春节范围之内。
正月为岁首的确立是在汉代。此前的夏朝岁首是正月,但商朝改为十二月为岁首,周代改为十一月为岁首,秦朝改为十月为岁首,汉初依然,十月初一为“秦岁首 ”。岁首的确定与过去的五行生克观念相关,但是只有夏历岁首与季节谐调,其他都与四季变化不同步,造成了生产生活的不方便。到汉代中期,汉武帝组织落下闳等一批天文历法学者依照夏历制定太初历,将岁首重新回到夏历的正月。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变化,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下来了。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春节是古老的。同时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首要节日,年复一年地为人们提供庆祝与欢乐的机会,人们从春节民俗活动中获得一次次精神更新,同时也使社会关系不断得到增进,因此我们说,春节又充满了新鲜与活力。
二、春节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一)汉代的正月旦
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
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这时礼乐齐鸣,百戏腾跃,鱼龙曼延,一片欢乐景象。除非遭遇特大灾患,正旦朝会年年举行,有时新年朝会也会因为帝王的爱好有小小的不同,如在儒家经学盛行的东汉,讲经论学成为社会时尚,在正旦朝会之后,有时插入一个有趣的节目,那就是辩论经术。
汉光武帝刘秀在朝贺之后,让群臣能说经者互相辩难,如果该人学理不通,就要将其坐席让给通达之士,侍中戴凭以其深厚的经学功力夺得五十余席于坐下。当时京师盛传:“解经不穷戴侍中。”(《后汉书·戴凭传》)这样的朝会对于混迹官场不学无术的官员来说,可就成了难过的“年关”。当然,这样的朝会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正旦朝会更多显示的是歌舞升平以及君恩臣义的融洽景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