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是我国的民俗大节,不仅每家每户都要隆重庆祝,而且还在一些地方举行丰富多采的节庆活动,其中包括纪念屈原的祭江招魂古俗。实际上,这个节日最早一直是以祛除病瘟、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节日传下来的。在端午节的活动中,像古代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用楝叶包米粽,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张挂钟馗画像或避邪符印等等都和纪念屈原无任何联系。即使在长江中下游,也有一些地方把端午节看做是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的,与屈原之死也无关。可见,端午节作为各地方的民俗节日分别有纪念地方历史人物的内容;但是作为全民性的民俗大节,端午则是以酷暑之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避瘟驱毒活动为其主要内容的。当然,除了防灾去病外,古代的避瘟带有许多俗信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节日的民俗意味就更浓重了。
古人流行的端午日采艾悬艾、涂饮雄黄酒,其去瘟解毒的含义是十分明显的。但是,系挂五彩丝的驱邪意义就比较复杂了。
五彩丝绝不是五彩缤纷的花色丝线,而是确定了的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五月初五日这一天,成人们把它系在肩臂上;或做成五色丝镯,缠绕在儿童手足腕上,或悬在蚊帐、摇篮上。
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抵防恶气。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又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因为至今没有关于这几种色彩为什么会消灾去病的具体说明。可见这是信仰中的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节日用的艾叶、菖蒲、雄黄等医药功用显然不同,纯属民俗信仰上的需要。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节日的五色丝又充分表现了祝贺的含义。儿童用五色丝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健索。辽代北方民族妇女于端午日系五色丝于手臂上,俗称合欢结,辽代妇女把五彩丝札成人形簪在发髻上,也叫长命缕。辽、金帝王系五色丝,并遍赐群臣僚属五色丝,又称赐长寿缕。江南用纸帛折菱角方后再缠以五彩丝,于节日相互馈赠,妇女将这种叫做“襞方”的节日饰物缀在胸前,以示妇女在女性劳作方面的功绩。这些习俗已经与避兵鬼、除病瘟关联不多了,更多的是从正面祝福祝寿了。这正是端午节在驱邪避瘟的同时所具有的祝贺祈寿的积极主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3年6月4日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