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物
端午避恶,还以饰物禳除灾祥,表现在人们佩戴和家门装饰两方面。
五月门户饰物禳毒,最早见于《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傩)止恶气。”红色绳索和印有五色的桃木板都是避邪吓鬼之物。到了南朝,《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与祓除邪气恶鬼不同,门饰以艾草所束人形是为了禳除毒气。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已认识到艾的药用价值,《孟子•离娄上》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生不得。”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艾是可以治病的。艾治病的方法是用艾叶制成艾绒灼烧以灸病。《荆楚岁时记》注中说,南齐人宗测曾经在五月初五鸡鸣以前去采摘艾草,用艾灸治病有效。在北宋,《东京梦华录》记开封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城内外争买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钉艾人于门上。艾人及桃、蒲等均继承前代的旧俗,柳、葵等未见宋代以前的记载。上述风俗多流传于后世,明崇祯《乌程县志》说该地端午节“门户皆插桃艾”。万历《建阳县志》记载“五日缚艾人悬蒲桃、柳枝于门”。门上悬蒲,是因为蒲叶似剑,去恶有效。清代一般是以蒲艾插户,使用最多的是艾,有艾叶、艾旗、艾虎等名色,甘肃很多地方则插柳,湖南长沙还门悬葛藤。
上面谈到汉代已有门饰印有五色桃木板避邪吓鬼之俗,后世演化为道教的符图。北朝魏收《五日》诗:“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即很明显。从宋代兴起门饰象形道家张天师的物品。《岁时杂记》载:“端五都人画天师像以卖,又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之上。”可知北宋开封人有挂天师像和饰张天师泥人之俗。《梦粱录•五月》说杭州人“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此处所悬艾草所编张天师,当传之于前代门悬艾人习俗。宋代皇宫也挂天师艾人于门,《岁时杂记》卷二一引苏辙《皇太妃阁端五帖子》说:“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门挂天师像的风俗在魏元履词中有形象的反映:“挂天师,撑着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辟惵(dié)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上门下户。”(《岁时广记》卷二一引)使我们看到一个骑着艾虎凝神直视的张天师把守门户、吓跑了鬼的雄姿。天师骑虎图形受人重视,也用于端午节其他场合。《梦粱录》说:内司意思局以红纱彩金盝(lù)把用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的驭虎像放在中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艾虎也独立出来插于门,嘉靖《太仓州志》:“或为艾虎悬于门。”还有门上贴符的,《武林旧事•端午》说:“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禬(ɡuì)。”《梦粱录》也有记载:“士宦等家以生硃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明崇祯《常熟县志》说:“门楣多帖灵符。”后世也有把天师像称之为符的,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说:“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不仅是天师像,连其他符也被称之为天师符,无天师像者是因刻有“天师”二字得名的。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说:“杭俗,道家于端午送符,必署天师二字,以见其神。”
端午节人们在身上要佩戴一些饰物。佩戴五色丝线源远流长,东汉末应劭著《风俗通义》说:“五月五日,集五色缯避兵。余问服君,服君曰:‘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bì)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织麦(juān)悬于门,以示农工成,传声以襞为避兵耳’。”(《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可知五月五日有用五色小块缯帛缝于胸前避兵之俗,“襞”音转为“避兵”。《风俗通义》还说:“夏至著五彩避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无温疾。五彩,避五兵也,按人取新断织系户,亦此类也。谨按织取始断二三寸帛,缀著衣衿,以已织维告成于诸姑也。后世弥久,易以五彩。又永建中,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人情愁怖,复增题之,冀以脱祸。今家家织新缣,皆取织后缣绢二寸许系户上,此其验也。”(《太平御览》卷二三)可知胸前缀以五色帛条,原为告织维成,后由于东汉永建年间大疫,人们为避瘟疫之鬼,用五彩布条禳之。所谓“蚕功”、“织维告成”,《礼记•用令》所记夏四月:“蚕事毕,后妃献茧。”《孝经援神契》说:“仲夏(五月)茧始出,妇女染练,咸有作务。”可见四五月是产茧织丝之时,这是大事,有“献茧”、“告成”之礼。而“襞方”、“五彩”可以使人“脱祸”,则是基于古人认为新织的帛能够祓除凶恶不祥。避兵一词是汉末社会不安定的反映。当时流行将“五彩”系于门户的风俗。
汉代更流行以五彩丝系臂。《风俗通义》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艺文类聚》卷四)又说有不同名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避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古诗云‘绕臂双条达’是也”(《太平御览》卷三一)。又解释说:“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艺文类聚》卷四)臂戴五色丝,避兵及鬼的目的,无非是保护和延长生命而已。
以五色丝系臂之俗一直留传后世。《荆楚岁时记》说:五月初五日用五色丝织品系在臂上,叫做“避兵”,可使人不染瘟疫。也有用条纹清晰的丝织绣织成各种物品,互相赠送。唐末五代所著《提要录》记载“端五日,集杂色茸丝作延年缕,云避恶延龄”(《岁时广记》卷二一)。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百索》说:“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盖始以汉,本以饰门户,而今以约臂,相承之说也。又以彩丝织纽而成者,为百索纽,以作股者名五丝云。”《岁时广记》卷二一记载:“端五百索,乃长命缕等物,遗风尚矣。时平既久,而俗习益华,其制不一。”明代亦有“百索”,嘉靖河北《清苑县志》讲当地“以色丝系小儿颈腕,名为百岁索。”值得注意的是南方还有佩健人之俗。万历浙江《秀水县志》说:“妇女制缯为人形佩之,曰健人。幼者系彩索于臂。”
佩艾虎是端午的重要习俗。《岁时广记》卷二一《掺艾虎》讲北宋“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将艾剪成小虎,或在所剪彩虎上粘艾叶,就是艾虎,戴在头上以避邪。所以王沂公《端五帖子》有“钗头艾虎避群邪”之句。宋代还有穿艾虎衣的习俗。《岁时广记》引《陈氏手记》:“仕女所戴艾衣,所用艾虎,皆未原其始,未晓其义。”衣艾虎在欧阳修端五词中亦有反映:“衫裁艾虎,钗裹朱符,臂缠红缕。”清《燕京岁时记》说:“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彩虎既有头饰,也有服饰。
五毒图是端午节装饰的又一颇具特点的风俗。《岁时广记•插艾花》记载:“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缯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像,并造石榴、萱草、踯躅(zhí zhú)假花,或以香药为花。”蜈蚣、蚰蜒、蛇、蝎、草虫成了妇女头饰所剪缯楮上的装饰图形。南宋《武林旧事•端午》说:“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此俗传至明清南北各地。在北京,明《宛署杂记》卷一七讲:“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清《燕京岁时记》说人们为避祟恶,要在中门粘贴绘画五毒符咒的图形。在苏州,《清嘉录》记载:“尼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之形,分贻檀越,贴门楣、寝次,能厌毒虫,谓之五毒符。”关于五毒的含义,《周礼•天官冢宰下》说,凡治疗疡疮,要用五种毒物(依郑玄说,为石胆,丹砂、雄黄、礜〈yù〉石、慈石)合成的药去敷治。后世所说“五毒”是指可以毒死害虫之物。一般指五种,如清代吴曼云《江乡词》小序说:“杭俗,午日扇上画蛇、虎之属,数必以五,小儿用之。”五毒所指不尽相同。
符箓也是端午节佩带之物。晋葛洪《抱朴子》记载:“或问避五兵之道,答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受道教影响,后世戴符成俗。《岁时杂记》说:“端五剪缯彩作小符儿,争逞精巧,掺于鬟髻之上,都城亦多扑卖,名钗头符。”宋词中有描述,杨无咎《齐天乐•端午》:“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史浩《卜算子•端午》:“符箓玉骚头,艾虎青丝鬓。”符箓成为端午头饰之一。明代所带符的名目不少,万历《扬州府志》说:“儿女佩丹符”;万历《和州志》讲:“小儿佩寿源通符”;弘治《将乐县志》记载:“其男女幼者戴赤灵符。”
端午也佩带其他饰物。有香囊,如万历《新昌县志》谓:“佩香囊艾虎”;还有朱砂袋,雍正《辽州志》讲:“系五丝佩朱砂袋”;又有茧虎,嘉靖《萧山县志》说:“女子以茧作龙虎,少长皆佩之,欲如龙虎之健。”此外,尚有佩带蒜、苍术及葛蒲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搜狐读书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