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罗云]隆回花瑶民间艺术研究
  作者:罗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8 | 点击数:14831
 


        花瑶姑娘们的传统外衣是对襟长衫后页下摆的一角向上方撩起,扎进腰间,虽然这种着装方式怪诞、繁缛,但十分有趣。亮丽的头巾也是花瑶姑娘们的标志,用红黄两色毛线编织成一两百米长的彩色花辫,再一圈圈地往头上盘绕,前面微微翘起,状若葵花,大如斗笠,火红火红,煞是好看。她们的腰带就更有特色了,五颜六色的布料拼缝成色色相间的带子,宽约三寸许,长达十多米。用靛蓝色的粗纱土布制成的花筒裙,上面挑绣了各种精美新奇的图纹,两片前襟用五彩缤纷的丝线或毛线缀成,一艳一素的搭配天衣无缝。绑腿上也装饰挑花图案。花瑶长裙上的大面积的挑花是花瑶服饰的精华部分,按照瑶族的传统习惯,瑶家女子从10岁左右便开始学习制作挑花裙,到结婚之前,要将一生所需的挑花裙全部做好后存放在陪嫁的木箱内,以供婚后使用。而挑花裙的图案构成是否巧妙,制作是否精美则成了衡量瑶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依据。瑶家姑娘的服装讲究“远看颜色近看花”,用强烈刺激的色彩诠释整个民族对美的理解。红黄搭配的头巾裹成了一个罗盘似的帽子,后沿垂挂着几撮串起的亮片彩带,与肩齐平,起俯摇摆间,彩带垂帘摇曳生姿,对襟的长衫大多是天蓝色或白色,袖口的衣边都挑绣有精美的花纹,五彩缤纷的腰带将下身黑白的花裙与衣襟隔开,小腿上扎着绣有黑色花边的白绑腿,全身上下色彩火辣抢眼。每逢瑶族的传统节日如讨念拜、讨僚皈时,姑娘们就会将自己最漂亮的挑花服饰穿戴出来,互相媲美、交流技艺,并且引来年轻异性的爱慕与追求。最见功夫的是花裙黑白之间的民族情怀,古朴拙雅的图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曾经的图腾、曾经的历史、过去的苦难、今天的和谐,将图腾顶在头上,将历史背在身上,花瑶女子用服饰的美丽诠释了一切。

     3.隆回花瑶挑花艺术
         花瑶挑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多样,有上千种之多。主体图案的题材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以蛇、龙、鸟、鹰、虎、狮最为常见;二是植物类,以花草树木为主;三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类,主要表现瑶族先祖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故事;四是日常生活类,如反映花瑶传统习俗的“对歌定情”、“打蹈成婚”等。花瑶挑花主体图案的材料都用平粗深蓝布作底,白色粗线挑成,花纹古拙粗犷。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座标,对角插针成“×”形,通称“十字花”,或作“一”字形。挑花基本上是几何图形,由几根平行长线并列,其中有在双根平行长线之间加横线而成若干方格的,有折作“U”形的,有作单线或双线菱形的,有大方格套小方格而呈“回”字形的,有作多根直线交叉成网状的等等。各种形式中间如有较大空隙时,即挑小花填满。花瑶挑花的花纹种类很多,使用最多的纹样有: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也叫南瓜纹) 、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等。还有一种用得最多的被称为“干杯约”的像花的纹样(汉语叫花路岩) ,这是模仿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种生物菌体的图案。(见下图)瑶族挑花一般不善表现纷繁的场面和深远的空间,他们直率的性格使他们习惯了平铺直叙以求简洁单纯。构图简练,通常以少喻多,大的构成框架都是中轴对称式,主体图案一般运用填充、嫁接或四环连续的组成形式,上下以二环连续图案装饰,布局合理。在造型上大胆地运用夸张与取舍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和审美习惯。瑶族挑花在工艺上独具一格,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支架,全凭瑶族妇女一双慧眼和巧手,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渴望,循土布的经纬进行徒手操作。常以青、蓝、白色土布为底,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等八彩丝、纱线挑刺出色彩鲜艳的图案。构图立意巧妙,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造型逼真,整个图案互相对称、互相衬托,有主有从、层次分明,色彩和谐、浓淡相间,对比强烈、鲜艳夺目,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加之线条流畅、针法精细,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古朴原始而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瑶民间艺术,已经深深地沉淀于花瑶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充分体现了花瑶人民崇尚自然的原始心态和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充分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艺术造型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其平.隆回文史[Z].2000-12
[2]光绍.武冈州志(卷五十三)[Z].1998-09.
[3]卞宗舜等.中国工艺美术史[Z].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
[4]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罗云(1973—), 女, 湖南娄底人, 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05级艺术设计研究生。

(原载《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湖南社会学网 2008-1-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尹绍亭]谁是文化传承的主导
下一条: ·[崔思蕖 李虹]感悟湘西的花灯艺术
   相关链接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罗宇博]湖南临武(油湾)傩戏“元宵祈福”音乐文化功能研究·[金媛]湖南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
·[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毛巧晖]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 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长沙举行·湖南岳阳: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湖南省人大: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石甜]湖南沅陵瓦乡人的哭嫁习俗
·湖南加强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保护”·湖南启动非遗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
·[李跃忠]湖南影戏剧本中的神异现象简论·[陈琳]隆回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中国·花垣苗族赶秋暨苗绣展示会即将举行·[李跃忠]湖南影戏“科仪文本”之形态研究
·中国民俗学会蚩尤文化研究基地成果展示会在湖南花垣召开·临武傩文化:源自千年古村的“戏剧活化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