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清刻本“漱芳馆素卿歌俞调”图
|
清李调元《粤风》
|
明清时期出现多种体裁形式的民歌。如北京郊区的“插秧歌”、四川邛州的“秧歌”、江南吴地的“山歌”、“棹歌”、湖南、江西的“采茶歌”、西南少数民族的“踏月歌”、“月歌”、“琵琶歌”等。明冯梦龙辑《山歌》、清李调元辑《粤风》都是重要的民歌歌词集。“薅草锣鼓”是山歌的一种,至今仍在各地流传,在湖北、湖南称“薅草锣鼓”,江西称“锄山鼓”、四川、贵州、甘肃称“薅秧歌”、陕西称“锣鼓草”、江苏称“栽秧山歌”或“打鼓唱唱”等。农民在插秧、锄草的田间劳动中击鼓唱歌,已有悠久的历史。《唐诗纪事》:“……耕者,曝背烈日中耘田,击腰鼓以适倦”。明王圻《三才图会》中有“薅鼓图”,是四川地区的“薅秧歌”,画面上数人在田中插秧,田边树叉上系挂扁鼓,一人执槌敲击。此图文字注解:“薅田有鼓,自入蜀见之,始则集其来,既来则节其作,既作则防其所以笑语而妨务也。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而无律吕”。击鼓唱歌者起了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的作用,所唱可能是粗犷的山歌调。
|
|
《文林聚宝万卷星罗》箫笛谱
|
华秋苹《借云馆小唱》
|
明代的俗曲,种类繁多,流传广泛。明代中叶,颜自德选辑、王廷绍编订的《霓裳续谱》,选录了当时流行于北京、天津的俗曲唱词。华广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编纂的《白雪遗音》,选录了遍及南北各地的俗曲和满族子弟演唱的岔曲唱词。明清俗曲曲谱流传较少,目前所知,明徐会瀛辑《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有用工尺谱记写的箫笛谱,由《傍妆台》、《耍孩儿》、《苏州歌》与尾声《清江引》四个曲牌联缀组成,它们原来都是明代的俗曲曲调。清华秋苹编《借云馆曲谱》,刊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又名《借云馆小唱》,用工尺谱记写了十首俗曲曲谱。谱中所收《三阳开泰》、《五瓣梅》、《马头调》等都是较大型的俗曲,有的是由数支小曲联成的套曲结构,有的用帮腔形式演唱。清代贮香主人辑《小慧集》(有1821年序)收有俗曲《纱窗调》、《绣荷包》、《叹五更》、《杨柳青》、《红绣鞋》、《鲜花调》等曲调。《鲜花调》,又名《茉莉花》,原有十余段唱词,叙述传统剧目《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其第一段的《茉莉花》比喻爱情,借以抒情,流传最广,至今江浙一带和河北地区都有此曲流行,但曲调形态变化较大。《小慧集》所收曲调是目前所知最早谱本。俗曲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多种变体,演化出数量繁多的新曲调,其思想性、艺术性好的,朴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情感。清同治、光绪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阖家欢乐》,是民间演唱俗曲的画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7-08-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