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李牧]民俗学新的可能性
——分类意义下的民俗学和直观的可能
  作者:李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7 | 点击数:13324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重述了民俗的“发现”过程和民俗学的历史,随后在对作为民俗的两个最基本元素“民”和“俗”的考察中,提出民俗最基本的功能——分类。根据本尼迪克特的“想象共同体”理论,分类功能将民俗的起源定位于民众的创造和想象。因此,为了能更为深入地探讨分类意义上的民俗,我们无疑应把目光聚焦于想象的领域。而只有通过直观,我们才能真正切近甚至进入这个最为丰富多彩的领域。因此,在分类的原则指导下,运用直观进入想象领域,将打开民俗学的一个新的可能——想象民俗学。
[关键词] 分类;直观;想象民俗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6-0035-07 

 
肇始于19世纪初的民俗学如今已经走过了两个世纪,它虽然依旧年轻(尤其在中国),但是,其学科地位已经不容置疑。以民俗作为关照对象的民俗学是一门很特别的学问,因为它面对的对象为人们所熟知,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从惯常之物到研究对象,民俗经历了一个被发现的过程。
之所以将民俗学的产生称为发现民俗,是因为民俗从来就是一个“已在”之物。自有人类,便有民俗,民俗的历史即是人类的历史。在人类的意义上,民俗便具有“发明”的味道了,民众是这项“专利”的权益人,而“发现”民俗的功绩则要归于民俗学家了。在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尽管存在着“发明”与“发现”的区别,但在日常生活中共享民俗资源方面,民众与以民俗学家为代表的“精英”在民俗上并非完全没有交集。关于这一点,彼得·伯克(Peter Burker)在其《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中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在其著作中,出于“探寻大众文化”的目的,他首先关注“大众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在这统一与特殊的角力中,“上层阶级”和其余人对于“大众文化”的共同参与的事实被发现出来了。{1}通过其系统而翔实的描述,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其考察的时间段——公元1500到1800年——之前,各阶层的人士——包括贵族和官员——都在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的狂欢之中。即使是到公元1500年之后,开始出现了由教会及部分上层人士发起的对大众文化的改革,但其范围和程度都是有限的。一般说来,17世纪在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18世纪在一些较为边远的国家和地区,我们才能够较为肯定地对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进行区分——当然,它们的联系仍然是千丝万缕的。
但是,教会和欧洲上层阶级的美梦没有持续多久就被自己的“朋友”所打破。这些过惯了舒服日子的“老爷们”又开始对民间的东西发生浓厚的兴趣了。“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本书所讨论的这三百年,{1} 受过教育的人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确实是非常明显的。在公元1500年,他们鄙视普通民众,但享有他们的文化。到了公元1800年,他们的后代不再自发地参与大众文化,却进入了一个把它们当做某种别具一格并因而有趣的东西来加以重新发现的过程。他们甚至开始赞扬‘人民’,因为这种别具一格的文化是从他们当中涌现出来的。”(彼得·伯克,2005:347)在这些老爷之中,就有编辑了《民谣集》{2}的赫尔德,以《儿童与家庭故事集》而家喻户晓的格林兄弟等一大批学者和名流,他们的行动极大地鼓励和刺激了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收集。“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当传统的大众文化刚开始消失的时候,‘人民’或‘民众’却成了欧洲知识分子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工匠和农民会惊奇地发现,身穿中等阶级服装、操着中等阶级腔调的男人和女人们闯入自己的家中,却坚持说他们唱的是传统歌谣,讲的是传统故事。”(彼得·伯克,2005:3)由于精英纷纷涉足大众领域{3},收集到的材料自然也就汗牛充栋了。因此,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这种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看来,这便是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最初的起源。
目前,学界一般是把格林兄弟于1812年出版的《儿童和家庭故事集》作为民俗学学科的诞生标志。“1806—1807年,格林兄弟开始搜集民间故事。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寻找德国的文化和传统,他们希望通过研究旧的传统以消除当时德国人沉闷压抑的情绪。对格林兄弟来说,德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是联结德国人民的纽带,因此,德国人才可以从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把自己解放出来,变成一个具有光明未来的统一体。在当时来说,这种未来就是反对拿破仑的统治,也是为了反抗法国文化的渗透。”(王娟,2002:14)于是,《格林童话》开启了到如今差不多200年的学科发展之路,并且,自民俗学诞生伊始,它便被赋予了一种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传统中寻觅本民族的特性,即区别自我与他人。而这种区别,正是由大众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来的。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格林兄弟才提出了他们极为重要而且意义深远的共同体创造的理论,即“人民在创造”(das volk dichtet)。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下一条: ·[蔡可]数字时代的学术“交往”
   相关链接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马丽莎]东乡族口头歌谣的演说场域分类研究
·[高睿涵 刘婷]“文化空间”再分类·[甘德志]张果老“蝙蝠原形”考
·[王涛]《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修订刍议·[林思远]石雕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的分类研究
·[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白宪波]“魂瓶”分类再研究
·[周争艳]民间文学遭遇形式论——普罗普的故事分类方案·[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宋丹丹]日本石头传说中的妖怪·[高志明]存在形态:一个认识神话的维度
·[白宪波]非遗项目分类保护若干问题探讨·[段晓卿]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
·[墨磊宁]“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 [鞠熙]法国故事类型索引编制史与口头文学研究思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