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间歌手研究
这主要是对山歌大师的研究,有程志远、毛健在2000年编著的《山歌汤创作演唱艺术》,这是对山歌大师汤明哲的演唱艺术的集中探讨;另外,梅州客家山歌专家胡希张为梅州市四位山歌大师立传,详细描绘了山歌大师周天和、余耀南、陈贤英和汤明哲的成长经历与歌唱生涯,同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20世纪客家山歌的发展状况。胡希张在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将视角投向民间音乐家,其眼界非常广阔。传承人研究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这与文本研究仍占主流的研究现状有关。
特别提出徐霄鹰和刘晓春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是在文本和文献基础上对客家山歌进行研究,而徐霄鹰从文化主位和文化客位的双重角度,用深度描述方法,根据自己在山歌乡C镇的田野调查,翔实记录、归纳了歌手和听众对客家山歌的功能、风格和评论的理解,力图反映客家山歌的地方性知识。她以C镇的歌手和听众的记忆为基础,重组山歌从解放前至今的变化和衰落的过程,并阐释其中的原因。徐霄鹰的博士论文《唱歌与敬神:客家妇女生活的两个领域》,描述了客家妇女在山歌领域中的身份、组织、活动、人际关系以及她们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得出客家妇女的角度和地位同时被她们自己、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和选择的结论。她的研究揭示了山歌活动与民众生活世界的关系。另外,刘晓春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在今天兴国县的跳觋仪式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兴国山歌,觋公师傅汇聚了大量传统的兴国山歌,逐渐成为兴国山歌的代言人,使山歌的表演在今天的兴国乡村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真正能够即兴发挥的山歌手少之又少,兴国山歌处于濒危状态,距离传统的山歌形态渐行渐远,这样的研究是在民俗文化整体中对山歌的考察,值得提倡。
综上所述,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客家山歌的研究,从音乐、文学、影响、比较、歌手到传承研究,学术视野比较开阔,成果质量也有较大提升。但从广度看,这些研究成果还远未涵盖客家山歌丰富多彩的方方面面,成果主要是文学上,并且是共时性的研究;从深度看,大多数研究者面对的是记录整理过的客家山歌,而且研究方法基本上是通行于古典文学、作家文学研究中的书面文学范式,从而难以把握作为口头文学的客家山歌。因此,笔者认为,21世纪客家山歌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并且在研究方法上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第一,回到田野。客家山歌是活态的口头文学,内容、表演、歌手、听众以及社会文化布景共同搭建起一个特定的“展演”舞台。我们的研究应该走入客家山歌的形成、演述和流传的生活世界,在田野中聆听和领会那些口耳相传、世代传扬的歌谣,才能接近并领悟到客家山歌的口头文学特征。这不是单纯的田野描述,而是回到田野中的文本,依据具体的表演场域(语境)对口头文学的创作、接受和传播进行研究,用与作家书面文学不同的概念框架、审美标准和研究范式来阐释客家山歌。
第二,多视角研究。以往对客家山歌的研究以及提出的保护措施,基本上都是从学者或者政府角度出发,山歌主体严重缺席。客家山歌的主体是歌手和听众,他们对山歌的理解应该在山歌知识体系中享有地位,他们的声音对于客家山歌的发展和传承才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因此,对于客家山歌的各种参与者,特别是歌手(传承人)的调查和研究亟需展开,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认识口头文学的传承、传播、变迁,在生活世界里感受真切的民众心理。
第三,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吕微认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这两个特征接触到了民间文学内在规则的问题,这启发我们应该考察客家山歌如何在传承性和变异性的张力之间展开自己。面对仍顽强生存的客家山歌活动,当代研究既要注重在共时性的条件下,进行田野的现场调查与分析,从表演的角度了解客家山歌的结构模式,还要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总结口头文学的创作表演与传播的规律,将口头文学的历史和文化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结构研究紧密结合,从文本、文类和传统的实际准确阐释客家山歌。
第四,比较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以往研究对客家山歌与其他民歌的比较研究比较少。客家山歌作为中华民歌的一朵盛开的花,除民歌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身特征,与客家民系的整体文化有着复杂关系,还与当地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只有通过与国内外其他民歌比较,甚至是程式化文本在不同场合下的表演之间作比较,运用活态的资料,才能更深入探索客家山歌与其他民歌共同性之外的独特性。
第五,跨学科研究。以往的研究,比较局限于经典文艺学、语言学和音乐学,实际上,在客家山歌这样的口头文学研究中,除了这些学科,史学、哲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美学、传播学和口头诗学等学科的理论都可以为我们所用。研究者应注意到相关学科的互相借鉴和综合应用,并充分借鉴吸取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提高口头文学的学术地位,使它成为富于创新的领域。
当前,中国的口头文学研究正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加强客家山歌的研究,充分领略其如何在现代社会里一再被表演、重复和传承,理解其在民众生活世界里展示的意义,这可以为理解口头文学的传承与变迁提供一个鲜活标本,也为有效保护与利用非物质遗产文化展示一个舞台。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